在确定那些地方是军用的后,再结合相关情报,结合军人自己的分析以及情报人员的研究,根据灯光强弱和范围大小,基本就能确定这些地方的重要性大小,并由此排出优先级,对那些大家都认为是越军弹药库的、越军指挥部指挥所的、重要通信站的地方定义为巡航导弹打击目标。
至于有没有误击的,或者打错的,那并不是大问题,只要能打中一到两个重要地点,能给越军以震撼,这次试验就算成功了。
郭拙诚相信在这个时代深夜还灯火通明的地方,绝对不是平民百姓的宿舍,绝对是军政要地,最坏的可能它们也是政府部门。
理解了郭拙诚的意图,廖师长立即变得兴致勃勃起来,只要不派他手下的侦察兵过去送死就好。他真怕郭拙诚一声令下让所有侦察兵全部深入越南境内,那他可是哭都哭不出来。
在征得宁军长的同意后,他一连下达了好几道命令,不但命令部队加强法者山的防守,加快修建防御工事的速度,命令炮兵划定射界设定各区域的射击诸元,他还命令该师所辖的工兵部队立即架设两个探照灯阵,拖运移动发电机专门为这些探照灯供电。
相对于在战场上都能够建设高质量的大路、桥梁的工兵而言,建设两个十字架的探照灯阵,简直就是小菜一碟,手到擒来。唯一有点麻烦的就是寻找相同功率的探照灯,这需要到各部队和地方上收集。
不过,这也不是太大的问题,只是需要一定的时间而已。因为探照灯作为一种防空设备,部队并不缺,只要宁军长下令,肯定能收集不少,完全能满足这次行动的需求。
在廖师长发布各项命令的时候,宁军长和郭拙诚也很快拟定了相关请求调动中低级军官的报告,第一时间将它用传真的方式递交给了更上级的领导。
看到传真电报上有宁军长和郭拙诚、钱老的联合签名,上级领导立即把这件事作为一个政治任务来抓。随即,总参谋部和总政治部立即高速运转,以最快的速度满足他们的要求。
第785章 见缝插针
完成了这些,郭拙诚暂时就没有什么事情要做了,接下来最大的工作量反而都落在钱学森教授的身上。他要吩咐空间研究所对天上的卫星发出指令:微调卫星姿态、拍摄夜间照片、将胶卷投放到指定地点……
中国这个时候的卫星还不能将图片变成数码信息然后通过无线电信号发射下来,而是用航空照相机拍摄后,在指定的地点扔下胶卷,而且中国的侦察卫星目前还是处于试验性质,其象征意义远远大于实际意义。
因为拍摄的图像不清晰,以至于廖师长刚才说那些图片对军方的作用很小,几乎为零。
只不过因为中国在集成电路设计和制造,计算机技术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新一代侦察卫星正在研制中,如果发射成功,新一代卫星的性能将比现在的性能高至少一个数量级,将能直接用于军事领域。
当然,新一代的卫星不可能用到这次巡航导弹试验中,就是立即发射也来不及,就算马上发射上去了,飞在天上还要调试好长一段时间才能交付使用呢。
卫星的事郭拙诚无法插手,他也不想插手,现在的他正在他住的房间里接待一个来自滇南省某计算机控制研究所的几名技术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