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代表拿着双方签了字的协议,高高兴兴地回去了,之后他们将它们束之高阁。两方管理层都认为自己的公司与《海燕号沉没》再也没有关系了,政府方面也没有理由再找他们的麻烦逼他们与枫叶影片发行公司联系了。
唯一让环球影片公司的那位代表有点郁闷的是,他刚向公司ceo建议收购枫叶影片发行公司,结果发现iic公司已经捷足先登,短短的时间内竟然将它给买走了。那家公司虽然负债累累,但他们那三百家影院可是优质资源啊。
这家新的枫叶影片发行公司身后有iic公司撑腰,其影响力肯定会大增,很可能会成为环球影片公司的竞争对手,因为谁都知道iic公司不差钱,他们有的就是钱。
……
很快,佩德罗负责的电影招待会如期召开。
来宾之多大大出乎佩德罗的预料,甚至连中国大使馆的人也想不到有这么多人出席这次招待会,其数量还超过那些美国大片的首映式。
不但大使馆和佩德罗邀请的导演、娱乐记者出现了,还出现了好几位著名的影评家,还有好多没有收到邀请的很多国家的文化参赞,其中还包括苏联的、东德的。
本来中国大使馆这里还安排了一些在美国的华人华侨凑数的,以让招待会看起来热闹些,可现在那些位置都被蜂拥而至的记者们占据了,那些应邀而来的华人华侨只好被安排到另外的地方休息、喝茶。
佩德罗发表了一番热情洋溢的欢迎辞之后,又带领男女主角演员和其他几个主要配角感谢各位来宾。之后,会议的组织者就开始放映《海燕号沉没》。
在电影刚开始放映的时候,会场里有一些低低的说话声,借助银幕反射过来的光线,佩德罗能看到不少人脸上露出的不屑。特别是那些接受上司命令而来的影评家、娱乐记者更是满脸的不耐烦,在他们看来这部电影纯粹是利用了这次格林纳达的政治危机,利用了美国迫切希望中国支持、至少不捣乱的心理,以至于他们都得过来捧场。
即使是自我吹捧自由的西方国家,干什么都离不开政治,很多时候做什么都一样出于政治的需要。
但是,随着电影的放映,随着情节进入高潮,会场里的声音逐渐变小最后变得寂静无声,只剩下演员的声音、只剩下放映机的机器声。
等到放映了半个小时后,有人开始发出惊呼:“我的上帝,这电影真的不是美国人拍的吗?”
也有人惊呼道:“这不就是美国大片吗?”
不过,这些声音很快就消失了,所有的人都沉浸在影片营造的气氛中,随着男女主人公的喜怒哀乐而喜怒哀乐。
当银幕上出现“end”而且电影的音乐响起,天花板上的灯光亮起时,观众们还静静地坐着,人群里不时传出压抑的抽泣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