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芥石很纠结,红军最高领导层也同样很纠结。如历史上一样,他们正在刚占领的湖南黎平县县城召开会议,讨论部队将朝哪里去的问题。
会议也如历史上一样争吵激烈,以李德、博古等人为首的留苏王明派系依然坚持去湘鄂边境,与贺龙的部队汇合,认为只有这样才有立足之地,才能生存下来并发展壮大。
如果按照以毛泽东提出的前往贵州、四川等中央军控制力度弱的地方,表面看是可以暂时逃脱危险,但实际上将来的困难更大,要一切重新开始,会被紧随其后的中央军如赶兔子似的到处跑,最后不是覆没就是溃散。
毛泽东却认为现在中央军、湘军早就在去湘鄂边境的路上布下重兵,这么冲上去就是往蒋芥石的口袋里钻。我们红军已经钻过好几次中央军的口袋了,已经损失了无数宝贵的力量,如果再来一次湘江战役,那我们就会全军覆没。
况且中央红军即使成功地进了湘鄂苏区,即使与贺龙的部队会师了,一样依然处于中央军的包围之中,困境依然没有摆脱。
而中央红军主力杀往贵州、四川的话,虽然那里对红军是陌生的,在那里建立根据地非常困难,但对中央军而言一样是陌生的,他们一样难以发挥他们的优势。红军完全能够摆脱他们的追剿,可以容得真正的喘息之机,从而再谋发展。同时,如果红军在贵州、四川实在呆不住,还可以向北发展。
李德骂毛泽东是胆小、害怕战斗,不敢冲击中央军的防线。而毛泽东则指责李德愚蠢、蛮干,不尊重战士的生命,是在用红军的鲜血来验证他的大兵团作战理念。他提出应该追究李德等人在湘江战役中的失败责任,是他们愚蠢的指挥导致牺牲了数万红军官兵……
如果没有湘江战役的失败,毛泽东是不可能有机会与李德等人面对面斗争的,恐怕他早就被李德下令枪毙了。正是因为湘江战役惨败,所有的官兵都从心底产生了愤怒,都有意无意地对李德等人表示了不满。
李德等人虽然依然有身在莫斯科的王明的支持,但众怒难犯,不得不忍受毛泽东等人的炮轰。
可以说,湘江战役的失败最痛心最难受的就是毛泽东了,因为这支红军队伍可以说是他一手缔造起来的,是他将一群不足千人的残兵败将带上井冈山,然后不断跟蒋芥石的部队拼杀,从血海烈火中慢慢壮大、慢慢成长起来,极大多数将领都是他手把手培养出来的。
第1473章 伟人的眼力
看着自己的心血被别人胡乱折腾,被别人愚蠢地挥霍,毛泽东怎么能不痛心,怎么能不愤怒呢?
正是因为毛泽东为了不让这些活生生的官兵无谓地牺牲,他大胆无畏地与李德等人做斗争,也正是彭总、朱老总以及极大多数红军将领的坚决拥护,还因为“最高三人团”中的周恩来及时表态支持毛泽东的主张,加上王稼祥等高层领导的据理力争,最后黎平会议以毛泽东等人的胜利而告终:红军主力放弃李德制定的原来计划转而向贵州进发!
自此,中国红军领导人终于走出了真正独立自主的第一步。
这个决定让广大红军官兵,特别是高层将领,无不欢欣鼓舞,笼罩在他们脸上的阴云一扫而光,虽然前面的道理依然不轻松,依然困难重重,但至少让他们看到了一线希望,也看到了一线生机。
抑制不住兴奋的毛泽东正往住的地方走时,却见彭总风风火火地赶了过来,连连喊道:“老毛,老毛,等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