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八点正,随着陈鹏在电话机里一声令下,西城门外临时修建的炮兵阵地上立即响起了如雷的炮声。

第一轮五门火炮发射后,炮兵马上对射击诸元经行了修正,很快两个标准炮兵营的三十六门105毫米口径的炮弹就如冰雹似地落在守军的阵地上。

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美国及其盟军的制式轻榴炮,射程远达十一公里,威力巨大,中央军根本没有任何办法制约这种炮火的武器和办法。历史上,中央军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也就是1945年之后才从美国进口了这种火炮。即使在西方国家,二战之后这种火炮也是北约的制式武器,直到八十年代初才被-198式155毫米榴炮和-102式105毫米榴炮所取代,可见这种炮火的实用性、适应性和性能有多优良。

在这个时代,105毫米口径的炮弹就算是在西方也算是标准的重炮了,中央军的城防工事哪能抵抗这么威力巨大的炮弹?它们在炮火中纷纷倒塌、被摧毁,里面躲藏的士兵不是被炸成碎片就是被活活震死。

在远程炮火轰炸的同时,92步兵炮作为中程炮火也加入了大合唱,操作92步兵炮的炮兵抵近发射,将一个又一个暴露的火力点予以清除。

伴随这种火炮的还有81迫击炮。

而近程的火炮则是60迫击炮为主92步兵炮为辅。

如此梯次配合的炮火打得守军哭爹叫娘,根本没有还手之力。

郭拙诚在深山老林里训练的炮兵梯次配合第一次用于实战就显现了巨大的威力。不但守军叫苦不迭,就是进攻一方的红军也目瞪口呆、惊喜莫名。十五分钟的火力准备是如此地迅猛,以至于参与进攻的红军步兵在咂舌的同时觉得这么打是浪费炮弹,觉得根本没有必要炸这么久。

十五分钟后红色信号弹亮起,但红军并没有马上进攻,而是用轻重机枪扫射怀疑还有反抗力的地方,用高射机枪平射控制一些死角。

没有多久,红军发起了冲锋,到处都是激昂的冲锋号角声:“滴滴答——滴滴答——”

到处都是呐喊声:

“冲啊——”

“缴枪不杀!”

第1480章 势不可挡

这冲锋的号角、这呐喊的声音不但激起了红军高昂的斗志,激励着红军奋不顾身的冲向赣州城,也让那些瑟瑟发抖的守军长吁了一口气,他们不约而同的举起了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