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着就是薛岳兵团下面各师的师指挥部被饱含的弹雨所轰炸。因为射程变近了很多,“照顾”这些师指挥部的不但有105毫米的重炮轰炸,还有各种口径的迫击炮轰炸。

轰炸了不到五分钟,各个师的指挥部也先后陷入混乱……

十分钟后,惊慌失措的各个团部也开始得到了红军猛烈炮火的“照顾”。只不过这些团长、副团长们都学乖了,在与上级失去联系后,在看到天空那一道道红光划过笔直落在总指挥部、师指挥部后,他们知道接下来就轮到自己了,他们知道自己绝对不能再呆在指挥部里,那无异于是在等死,在等着红军的炮火打上门来。

于是,他们不顾双腿的颤抖,不顾头上的巨汗,一个个争先恐后从指挥部里逃了出来,一个个朝他们自以为安全的地方逃去,但坚决不去他们手下的营指挥部。

当红军的炮弹如期而至,将团部所在的位置笼罩在一片火海中,看着一块块重达三四百斤的石头被炮弹爆炸的气浪掀到半空,看着那些没有来得及逃离的参谋、士兵被撕成碎片降下时,这些团长们心有余悸地揩着汗,捂着怦怦乱跳的胸口,在内心里夸奖着自己的英明,夸奖着自己的当机立断和逃跑的明智,他们不断地庆幸自己死里逃生,却忘记了他们应该指挥部下战斗职责。

等到那些炮火转移了,他们比之前更感到后怕,所有一个个面面相觑,军官们都在问着同僚:“怎么办?我们怎么办?”

兵团指挥部、师指挥部、团指挥所就这么轻易被炮火端掉,不能说郭拙诚太幸运,也不能说薛岳他们这些军官太蠢了:“他们怎么就不知道躲藏,怎么就不修建坚固的工事呢?”

这只能怪郭拙诚太作弊了,因为谁也没有想到他手里竟然有威力这么大、射程这么远的火炮。薛岳跟红军打了这么久的仗,十公里是绝对的火力安全距离,红军的火力最多也就是能打到两公里远而已。

要知道当时蒋芥石听说他的指挥部设在离舞阳河在十公里之外的地方时还颇有微词呢,虽然没有明说他胆子太小,但却嘀咕说如果高级军官太注意安全的话会大大损伤士兵的士气。

这也不是薛岳大意,郭拙诚现在的火力就算是在西方国家的战场上也是最强的了。

再说现在还不是朝鲜战争时期,还没有人经历过上甘岭战役的洗礼,哪里会想到深挖坑道?哪里知道坑道要挖很深很深?他们最多挖一些防炮洞而已,就是在洞子上面盖一些石板、木头。

修得太坚固了还容易让人嘲笑,当然更多的是时间不够,材料不够,中央军目前也没有这方面的建筑技术。

那些逃出生天的团长们、营长们确实应该感到庆幸,因为这是郭拙诚不愿意太多的杀伤。他命令洛熙严格按照从上到下的轰炸顺序进行轰炸的,而且轰炸各级指挥部之间的时间间隔明显有点大。

按照有些炮兵指挥官的意见,洛熙的炮兵部队完全可以在轰炸薛岳兵团指挥部的时候同时轰炸各个师指挥部,三分钟后可以立即对团指挥所、营部所在地进行同时轰炸。因为不但炮兵团有这么强的实力,就是主力部队的火炮也能加入大合唱,那些迫击炮、九二步兵炮一样可以对敌进行毁灭性打击,一样对敌人有巨大的杀伤力。

郭拙诚这么网开一面的目的就是给中央军的各级指挥官增加更多的心理压力,给他们一种大难来临无法阻挡的感觉,从而逼迫更多的官兵投降:“你的上级一个个被消灭了,如果你不投降,马上就轮到你了……”

这种依次增加的压力比那种瞬间消灭了指挥官所造成的压力更让人崩溃,就如钝刀割肉似的,血淋淋的,剧痛无比又时间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