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锡山、张学良、冯玉祥等人自然不甘心自己就此失败,为了保住这座城市,他们做出了死守合肥的决定,并由冯玉祥亲自坐镇指挥,为此他们还专门组建了拥有射杀一切胆敢拒绝执行命令、延误战机、宣传畏敌情绪、怠慢执行任务的所有官兵的权力。
为了守住合肥,南京政府方面将其他地方的部队源源不断地调往这里,其总兵力高达二十万,还有从全国各地搜集来的飞机三十五架,以及有十八辆坦克,上百门火炮。
除了合肥是南京西面、北面的门户这个原因导致南京政府向这里结集重兵外,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因为这种部队是郭拙诚率领的,他们只能用最大的力量来阻挡。
郭拙诚自出道以来就一直是用摧枯拉朽的动作横扫一切敌人。在湘江战役的时候,仅仅一个营的兵力就占领了桂军的炮兵阵地,然后就地扩军,竟然率领一群乌合之众干掉了桂军的一个主力师,之后突袭江华县城,干掉蒋芥石中央军的两个师,再长途奔袭轻易夺取赣州,几个小时就灭掉了宋希濂的主力师占领蒋芥经营多年的赣州城。
更不必说郭拙诚率领的部队占衡阳、灭薛岳,然后偷夺重庆、面对面歼灭税警总团,将蒋芥石最后一支强大的机动部队给吞入腹中,导致蒋芥石轻易就被阎锡山、张学良、冯玉祥赶下台,交出总统宝座。
阎锡山、张学良、冯玉祥都不想重滔覆辙,都不想被郭拙诚给灭了,因此将他当作最大最危险的敌人,他们的主力部队主要用来对付他。在他们看来,对付郭拙诚就应该尽可能调集最多的军队,尽可能集中最多最好的武器,尽可能将郭拙诚消灭或者至少将郭拙诚阻挡在合肥城之外。
可以说,面对郭拙诚杀气腾腾而来,阎张冯三人难得的一次达成了统一意见:增兵!
对于合肥敌人大量增加的情况,郭拙诚是知道的,他认为这次攻占合肥基本就是攻占南京的预演,或许打下了合肥后,南京的争夺就手到擒来,轻松了许多。
第1542章 最后一战(二)
而且在还不是发达城市的合肥战斗远远好过在南京战斗,这样的话即使把合肥打烂也好过把南京打废。不管怎么样,南京毕竟是国家的首都,无论是建筑物还是城里的学校什么都要比合肥重要得多,而南京城里的大人物也多,稍微抓几个都能影响一大片。
所以对于阎锡山他们把部队大量派往合肥,郭拙诚是乐见其成的,希望他们来的越多越好,大不了他的第三军就在这里多呆一段时间,把这些派来的队伍给全吞了。
重庆的中央领导人显然也看到了这个情况,也立即拍发电报给郭拙诚,要他暂且忍耐,不要急于出战,最好等林总的第一军占领了武汉后,再进行进攻,这样的话,林总的第一军可以直接杀奔相对兵力空虚的南京,让战争早一日结束。
可以说英雄所见略同,最得便宜的当然是我们的林总了,按照这个计划林总将肯定是第一进入南京的指挥官,郭拙诚和彭总很可能连南京都进不了,而是直接收复其他地方,接受其他地方武装力量的投降。如果在山东那里跟日本鬼子干起来的话,他们就更加没有几乎到南京出现开国大典了,直接就此投入抗日战场。
当然,郭拙诚是巴不得这样,穿越而来的他对于是不是第一个进入南京并没有多少期盼,也不想争这份荣耀,他穿越后最大的希望就是抗日,就是把日本鬼子给打得趴下,好好地出一下心头的怨气。
在他内心里,其实最希望第一个进攻南京的彭总,因为彭总这个人很纯粹,只喜欢打仗,不喜欢政治,而且彭总目的的地位其实也高于林总,只是因为整编后都是指挥一个军,而且是第二军,想到来说地位反而有点不如林总了。这对彭总多少有点不公平,但他一点意见也没有,反而乐呵呵地上任了,当上了这个军长。
郭拙诚很想弥补一下这个缺陷,也想彭总将来能更加顺风顺水。可是,现在他已经率部进攻郑州、太原、绥远,以至北平和天津,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战略要地,不但要尽快占领它们,还要提防日本鬼子从北方杀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