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一章 李若虚的科举“新”路

“大王此举扬我中国威风,大挫辽国的锐气,叫天下之民振奋,士人归心也。”奏章里,闻焕章如此说道,叫陆谦心里直笑。

盖因为,他心中对儒家感官作祟。对比宋儒们是因为梁山军为中原华夏争光而心生归附,他更愿意相信这是那些读书人看到梁山军厉害,心下以为梁山军有去伪变真的可能,特意赶来投机也。

当然,这种话便是身边最亲近的人他也不会说起的。陆谦只是示意在不久后的科考中加进去一个附加题,便是他先前给宗泽那封信中之问。后者已经搅得宗泽等一干益都大佬头痛不已。盖因为照着儒家理论,那题完全是无解的。也就是陆谦在那次午宴上的一番话传到益都盖层耳中,宗泽他们才弄明白了陆谦真正心意也。

时间一天天流逝,很快,那秋闱就到来了。

李若虚仔细看过那布告,其上规则多少与赵宋科考有差异。至少时间上就远没后者长久。

他虽然不曾科场登第,本人却也曾经投身科场,且他弟弟李若水更是洺州青年俊秀,于科考进程可谓了如指掌。现下两边一比较,些许变化也就了然于胸。

此番这大齐科考是广开门路,李若虚这等人只套个化名前来,就能入场。简单容易的叫他自己都意想不到。梁山军可真是胆大妄为,就不怕有人故来卧底么?

如他这般人物,有血亲在赵宋为官者,可不就是天然的奸细角色么。当然他李若虚是不会做奸细的,出来齐鲁地,他李若虚就是奔着登科及第而来的。不然他也不会早两个月就到这益都了,与那些近日里才奔来的妖艳货色可不一样。

李若虚学识有欠,远不如小弟李若水的水准,在家乡洺州几次登科都未能就,甚至连前往东京都困难,那心中本早已是断了念想的。

可谁能料到这大宋朝的江山崩塌的会这般迅捷,才短短几年,就颓势尽显。

田虎蹿于河北,王庆与钟相合流洞庭,齐鲁陆谦更是淮南地与江南方腊联成了一片。赵宋调派十余万西军入中原,声势一震,兵分两路征剿田虎、王庆,这本是存亡继续之策,结果却也是叫人大失所望。南北两军虽然建功,但并未能斩尽杀绝。以至于如今河北震荡,荆南生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