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刘熙坐在厚德殿里,而诸葛亮与司马懿正坐在他的面前,其余东宫诸官坐在他们的身后,显得有些拥挤。
刘熙皱着眉头,说道:“已经十一月,即将明年,这冬日,吾等也不好大展身手,可是要施行之策,最好是现在就能想好,明年,就能全力施展……你们的奏告,朕昨日都已经看过了……孔明啊,你说的那些,朕思索了一夜,觉得很有道理……”
天子说着,看向了一旁的司马懿,与众人解释道:“孔明上奏,万事先计,方可施行,他给朕上的奏表里,要求设立大小目标,第一件事,乃是书籍之事,孔明上奏,要在一载之内,印刷建宁石经本三万册……分发与各地……朕想了想,印刷之术兴起,这书籍与官学之事,的确应该放在最先……”
司马懿眯着双眼,说道:“陛下所言极是,不过,光是印刷经典,想必是不行的,陛下,如今官学之内,只是教导经学,少量的农学辅佐,可是呢,在考核之时,却是要考四科,如今有印刷之术,何不大量的印刷农书,数算之书,刑律……发与官学,使得幼童年长之时,也能学习其余三科……”
“无论是农桑,还是数算,都是极为重要的,若是不早施行,指不定有多少长与此的天赋之才,被遗忘与乡野之内……”司马懿说着,众人纷纷点着头,都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唯独诸葛亮,并没有任何惊异,似乎他早就想到了这些,诸葛亮笑着说道:“仲达所言不差,只是……我们有足够的祭酒麽?”
“就算没有祭酒,就是将书籍放在官学内,让幼童们可以借读,想来也是很好……除此之外,大量的书籍都可以输送到官学里,通过官学,逐渐扩散与天下,孔明觉得如何?”
“与我不谋而合,既然如此,或可设立一司,专门负责印刷之事,大量印刷书籍……发行与天下……无论如何,书籍都是最为珍贵的,民间拥有大量的书籍,才能开启民智……人才辈出……仲达觉得如何?”
“哦?与我不谋而合,那我之计,是要广开南北学府之门,天下之间,无论何人,只要能交得起钱财,就能进入学府内旁听,不能扰乱教学,不能开口提问,只能听各位大儒的讲学,可以翻阅书籍,如此一来,不仅能改变太学门子学人才济济,而南学北学空空荡荡的局面,还能大开文风,使天下人享圣人大道,孔明以为如何?”
“与我不谋而合……”
“咳咳,两位且慢……”不知何时,庞统伸出头来,看着这两人……不对,是看着这两个鬼才,有些无奈地说道:“我们不是谈论一载之内的事情麽??这么多事,能在一载之内完成麽??”
诸葛亮与司马懿同时转过头来,看着庞统,不约而同地说道:“能!”
“好罢,好罢,那你们继续……”
看着面前这两位的斗嘴,刘熙已经不知该说什么了,他隐约记得,在自己还很年幼的时候,师君讲课,他们就是如此辩论,刚开始还好,到后来自己完全就听不懂,后来还是师君拔剑,这两人方才停了下来,如今又是这样,不过说实话,刘熙心里还是安心,巴不得他们再吵一会……感觉若是他们吵个三天三夜,就完全能定好我大汉的百年大策了!!
刘熙说道:“孔明,仲达,你们的谋划,朕都觉得很好……这样,你们把方才所说的,都给朕写出来……还有诸君……”,天子看着其余大臣,说道:“这第一年,吾等便从书籍,官学入手,争取早些把这些做好,官学代表的是未来的人才,代表着大汉之将来,朕不想跟阿父那般,同时操办数事……分散人力,事事都做不到极点……”
“朕会聚天下之力,专心一事,直到把所有事都做完,朕相信,到那个时候,我大汉就会迎来千年的盛世……大同天下……”刘熙认真地说道。
大臣们纷纷拱手,说道:“谨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