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页

这是年轻人的生活呐,尝了几口,仇笛老爸仇千军就放下碗停了,看着孩子吃,倒比他自己吃更乐呵,仇笛看了父母一眼,眼见着一天天老下去了,头女白了一多半,脸上像老树的年轮,纹深如凿,老妈熬了锅稀粥给他盛上,他自嘲地笑道着:“哎呀,胃口真不行了啊,以前干活,一顿饭八个馒头配一盆菜都不见饱。”

“爸,你和妈下山吧,房子都修好了,你天天在山上,偶而有个腿脚不灵便的时候,没人照应怎么成?”仇笛抓着这机会劝着。

不好说,一提这事,老妈就瞅着山坳里开出来的几亩地,还有院子里一窝鸡仔,舍不得,这要下山可就撂荒了,老爸呢,更是难为地道着:“种了一辈子树,下山还能干什么啊?”

“那你不能太自私了,也让我妈下山享几天清福啊?”仇笛道。

老爸没吭声,老妈却是不悦地道着:“傻孩子,怎么跟你爸说话呢?下山能干啥?天天坐炕头看着外面发呆啊?”

“可这……要不,我带你们到城市里逛逛?”仇笛试探地问。

“那怎么行?家里这一群鸡咋办?还有猪刚下崽,正长着呢。”老妈找了一个无法取舍的理由,鸡啦、猪啦、狗儿啦,还有要种的地等等,把仇笛噎得无言以对。

其他几个人是吃吃地笑,跨一代,对生活、对幸福、对家庭的概念都不尽相同,根本无从找到共同语言,崔宵天笑着劝道:“伯父伯母,我觉得您应该下山享享福了,奋斗了一辈子了,不能老干这体力活啊?”

“不算啥体力活吧,捎带着就干了。”老妈道。

“真不累啊,比我们年轻时候轻松多了……趁着能动弹给孩子多攒点。”老爸喝着粥,配着馒头,慢悠悠地道。

“老爷子,您攒了多少?够给仇笛娶媳妇不?”老膘贼贼地问,准备开上一代的玩笑。

“呵呵……我攒了四座山,两万多株油松,还有柿子、柏树、刺槐也有九千多株,最早的已经长了三十年啦……知道值多少钱吗?”老仇得意地道。

老膘一惊,张口合不拢了,他看看仇笛,仇笛点点头,没假,原来乡里沿路几座山毁于山火,差不多就是老爸几十年种出来的,最早护林站林场有二十多个人,到现在,只剩老爸一个人还在种树了,也就是这些年,价格才飞涨起来。

这得多少钱呐?丁二雷惊得直问着仇笛,这还是屌丝,一般土豪和你家差远了,老膘早心算出来,一根原木,油松刺槐就按最低算了,我日,两三千万打不住嗳。

“那老爷子,这产权归属……算谁的?”崔宵天兴奋了。

“国家的。”老仇理所当然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