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衫女子侧头西望,凝视天边,目露希冀之色。

赵戎见她发呆,也没有打扰,虽然朱幽容是说为了单纯的喜欢而写字,但是谁不希望自己喜欢的事物,更有意义些……

他瞧了眼远处天边,有白云,与归来的鸿雁。

那儿是天下百家读书人的圣地,稷下学宫。

赵戎略微沉思,又想起了曾经文若与他说过的事情,表情有些了然之色。

稷下学宫是天下最有名的证道之处,因此天下各地读书人、百家修士,都会尝试着将他们自己的文章学说、大道言论,带去稷下学宫,憧憬着能被那方天地承认。

若是与那方天地产生共鸣。

那么不仅仅是声名远扬,还能得到大道馈赠。

就像赵戎之前在终南国儒道之辨中提出的那个‘体用一源说’,按照林文若和晏先生的说法,将它书写下来后,送去稷下学宫,是能在那儿的一份大道馈赠的。

只是归并不建议他马上这么做,先不说赵戎这个‘小瓶子’接不接得下汹涌而来的灵气,就算撑下来了,目前的他也接不下多少,都是浪费。

不过,倒是可以先将学论文章寄去。

听归所说,能得到天地响应的文章学落被鸿雁寄到之时,稷下学宫的云海之上,会诞生出一团,无主但也只认世上一人为主的绚丽鸿光,巡游九天,等待第一个提出者,前去感应接收……

绚丽鸿光有大有小,各色各异,而古往今来,积累在稷下学宫九天之上,无人认取的鸿光也不在少数。

于是白虹贯日的奇观、七彩祥云的瑞相,也是稷下学宫的一景了,特别是前者,也不知是何人连这份贯日白虹的天大法则馈赠,都遗弃了,不去取,留得后人瞻仰感慨……

一提起稷下学宫,兰轩书房内的二个儒门之人,都安静了来,各有各的憧憬。

因为那儿光是一些传闻传出,便成为了外面读书人心中的,天下第一等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