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页

力度没有变小,变小的只是相应的杀鸡儆猴程序,如今所有人都知道徐斌带领的巡视组已经在教育系统砍了一刀,现在只是慢慢抽刀出来,而不是用刀的人被放倒不能继续攻击,全国各地的巡视计划依旧进行,家长们和学校之间的反抗也一直没有停止,之前在魔都老老实实的学校,私下下怪话不少,最多的就是我们能够轻松一些好不好,得感谢巡视组让我们的老师能够在周末睡一个懒觉。

本来这句话就是反话,我们的老师休息了,那学生也就跟着休息了,不用学习不用被学校束缚着,每个星期用来学习的时间大幅度下降,到时候都不用我们学校说什么,全国的家长都不会放过你们,让你们随便触及这雷区,到时候家长们一人一口唾沫就将你完全淹没。

想法是好的,奈何现实有七号巨大logo标志的学校正在兴建,家长们的兴趣被转移了,心里也都没太在意,既然休息,那就让自己的孩子休息一下,我们先查一查这学校,看看它到底是不是对外宣布那样真的要全免费。

可以说徐斌要建学校的行为成功将所有人的注意力给拉走,给巡视组的工作进行提供了巨大的便利条件,然后他自己也可以从繁琐的巡视工作被抽离出来,随着单兵作战飞行器的外销,越来越多国家关心的是这件事,华夏得到了许许多多的好处,那是不是要快点给我们交付产品啊。

徐斌,是被召回的,回来燕京给单兵作战飞行器的后续生产开启能够使用的热能钥匙。同时,他这里也有意识的回来,由他本人亲自出马,到一些知名的教授和专家那里拜访,这其中有很多都已经退休在家颐养天年,他要将他们请出山来到自己的学校,甭管你本人多大名气,拥有多少资源,创造了多少价值,在这些老教授老专家的面前你真心没有任何喧嚣的资本,更没有摆谱的资格,徐斌亲自去也是对对方的尊重,我这么大人物亲自来登门拜访请您出山,为我们华夏的教育事业找寻一条适合我们的道路,而不是固步自封愈演愈烈的延续着过去的模式。

有很多人,见到徐斌亲自来了,被对方胸怀天下的情怀感动,前期也有人做好了工作,徐斌一出现,对方就顺势应承下来。而这其中,十几位真正老教授的行为,则让包括徐斌在内的所有人都感动不已,他们没有去询问什么福利待遇打什么人情牌之类的,不断的询问着徐斌的设想来了解他内心的真实想法,他们更关心是自己的余热能不能发挥到有用的地方,在华夏教育事业的重大改革历史关头,自己能不能做出一份贡献发出一点光散出一点热。

一旦认可了徐斌的想法,知道他不是一时兴起是真的打算要创造历史改变历史,全部都点头答应,不仅不收你任何的礼物,还要拉着你留下来吃饭,继续刚刚没有聊完的话题,至于什么待遇之类的,你还别提,直接岔开,那意思很明显,只要这所学校能将徐斌的想法全部实现,我们这些老家伙,就算是一分钱不挣,有口饭吃有张单人床有个办公桌,就足够了。

第六百二十二章 为善

这是个从来不乏小人的时代。

当一群老教授为了孩子们能够无怨无悔时,当徐斌赚到了大笔金钱回馈社会时,自然会有一些小人站出来,没毛病找毛病的挑刺,诟病徐斌这个学校免费针对的人群注定是精英,而不是那些贫苦山区上不起学的孩子,难道我们国家就需要有特长的精英,那些苦孩子就没有资格来享用这样的免费学习吗?

四个字,吹毛求疵,但人家就觉得这样能够彰显自己的存在,也让你徐斌的形象不那么鲜明,都想借着批判你而火一把,更有暗中的推手始终在试图撬动徐斌如今的名气地位,没办法,他固然可怕,但在巡视组这一件事上,撬动了太多人的利益,你再可怕我也不可能坐以待毙总要给予反击。

免费还能免费出错来,很多人听到上面的言论都觉得很是好笑,人家给国家培养一些专长人才,不至于让他们在体制教育的全能学生中将自己的天赋浪费掉,这跟专门的体育生文艺生以及一些特殊人才的培训有区别吗?或许有,也就是这所学校是免费的,且校区的建设尽管只是刚刚开始周边的一些填平项目,但以徐斌用系统作弊弄出来的规划图,3d效果呈现出来时,很多人对在学校里学习生活工作有了期待。

如此举动,不应该被大书特书,怎么还要被诟病,这让很多人不理解。

来自徐斌的反击,或许根本就不是反击,他只是打了一个电话,随即,在各大报纸的头条,在很多媒体的头版,都被这样一条消息抢占,一直以来华夏都有首善榜这东西,很多人都在上面扬名,作为新兴的企业,七号在捐款额度上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同级别的公司企业里它绝对是翘楚,反倒是徐斌个人,年轻有为多金白马,却从未传出他有什么大规模的捐赠活动,按照大家的理解,即便你是作秀,也应该有那么一两次。

后来也有人分析,公司行为的形象更为鲜明一些,个人可以避免被人诟病为作秀就算了,大家也都没有在这个问题上深究,毕竟那是人家自己的事情。

这一次,徐斌的反击来的是如此凶猛,很早之前,他就已经做了准备,也是为了保留一些资料给上面记录在册,所有捐赠的希望小学,所有资助的贫困大学生,所有救助的贫困重病者,全部都有着详细的资料,尤其是一座座希望小学,没有捐赠人,有的只是比所有希望小学都多出来的一顿营养午餐,当地政府当地的媒体都曾经对这样的善举进行宣扬和表彰,却始终都没有见到真正的捐赠人,整个行为都是由相应的大型慈善机构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