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8页

“孩儿知道,这次定要拿一个武举人回来!”三郎高兴的说着。

“哎,可惜,你手上没有好兵器,咱家的武学,那是需要一杆好枪的,可惜,铁太贵了,爹买不起!”那个中年男子继续说着。

“无妨,考试的时候,肯定会提供兵器的!”三郎坐在那里笑了一下说道。

“你用白蜡枪杆练武,多少还是有点差别的,当年大哥,就是你大伯,有一杆好枪,可惜,现在大哥的遗骸都不知道在那里,如果大哥还活着,现在也有60多岁了,哎!”中年男子继续说了起来。

“你跟我说说大伯的故事,大伯当年听说很勇猛的!”三郎好奇的看着自己的父亲说道。

“那是,当年你大伯在我们这边那是一等一的好汉,手下没有三十回合的对手,咱家,也就是你大伯最像你爷爷了。

可惜啊,你三伯不行,你三伯学武和我差不多,也是半桶子水,你三伯家那几个孩子,可惜年长了一些,虽然也学武了,但是已经过了参加武举的考试年龄了。

要不然,他们也是行的,这次你去赶考,你三伯可是送来了200文钱,那是你三伯毕生的积蓄了,可不要辜负了!”中年男子,继续对着三郎说着。

“知道!”三郎点了点头。

“要是大哥在多好,大哥要是在,咱们家也不可能住这样的房子,大哥朋友很多的,当官的朋友也不少,如果活着,现在肯定是有一官半职,咱们家肯定也能够沾光。

可惜,大哥离开家乡的时候,我才十三岁,你三伯也就十八岁,这一晃就是三十年了,可惜大哥一身的武艺,一身的侠肝义胆!

你三伯每每提起你大伯,就流泪不止!想念大哥!当年父亲走后,整个家都是大伯在支撑着,而且还不错,后面大哥失散后,家里就不行了!

要不然,我们也不可能住这样的茅房,我记得我小时候,那是住在三进三出院子,就咱们村那个员外,他爹看到咱爹都不敢大声说话。

现在倒是厉害起来了,就是因为他儿子被举荐时候了一个长吏,多了不起一样,当年你爷爷可是录军参事!你大伯也是一个录军参事!他们算什么东西!”那个老人继续说了起来,三郎听到了就是笑呵呵的!

“这一趟过去,多交朋友,尤其是同一年考武举的朋友,在外面多一个心眼,钱财要小心,不要露白,提前半个月去,到那边看看能不能有武将欣赏你。

我听县里面的那些人说,去考武举,一定要先去那些武将国公府看看,看看有没有武将国公欣赏,如果有人欣赏,那就飞黄腾达了!可要记得,没事就去转转去!”那个老人继续交待着,三郎点了点头。

“还有,不要惹事,咱们是普通人家,可惹不起了,要是你爷爷或者大伯在,那才不怕呢,当年你大伯,哼哼,在胶州,那是横着走的,我上街,都没有人敢惹!”老人不由的又想起了自己的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