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页

杨戬拽着一个木讷的少年过来,道:“这是我们家唯一一个有出息的,我三弟的孙儿,会识字读了几年书,以后你可得照看着点。”

杨霖从怀里掏出一个玉佩,玉质莹莹,显是珍贵的上品,送给他做了见面礼,问道:“叫什么名字,读的什么书?”

“状元郎问你话,好好回答,将来也考个功名给我们添些光彩。”

少年规规矩矩地回道:“回少宰,学生名唤杨讯,目下读的是《诏令奏议》。”

杨霖笑道:“经史子义,俱是经典,多读一些才能有这入仕的资格。不过却也不能拘泥其中,大丈夫立世,须得通透豁达。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少宰金玉良言,学生受教了。”

杨戬在一旁眉开眼笑,自己这个孙子可是他们家唯一的读书有点出息的,被他视若宝贝一般,当即笑道:“老弟,我这孙儿还无字号,你是状元出身,给他恩赐一个,也让讯儿沾点文曲星的仙气。”

“哈哈,诗曰:‘夫也不良,歌以讯之’,既然你叫杨讯,字良歌可行?”

杨戬捡到宝贝一样,拉过木讷的孙子,道:“还不快拜谢少宰。”

杨霖如此你年轻,已经是位极人臣,杨戬看在眼里,这才让他给堂孙赐字,将来也算有点渊源,自己死了之后,家里这根唯一的读书苗苗,还要靠自己的老弟照拂。

杨讯恭恭敬敬行了师礼,杨霖这才拉着杨戬来到一旁,低声道:“我准备了几箱珠宝,老哥在宫中行事方便,帮我送给陛下身边受宠的几个妃嫔,还有她们身边的宫娥。”

杨戬暗暗佩服,眼前的少年能够被皇帝如此宠信,不是没有道理的,皇帝身边的人全都得了他的好处,当初还没进京就拖童贯送礼,自己都收到了……

如此一来,皇帝一提到他,时不时就能听到几句赞美,对这人的印象还能坏了?

“礼多人不怪,尽管送就是,我们还差这几个钱?”

杨戬点头答应下来,杨霖笑着说道:“小刘贵妃乃是清水胞姐,对我们时常照拂,更是不能怠慢。我有一箱是专门给她准备的,到时候贴上标签,老哥别送错了。”

“老弟有心了,正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