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知常怔在原地,这是什么神仙组合,那王安中虽有文采,却是梁师成一党。这厮还是苏轼的学生,历任翰林学士、学士承旨。以谄事宦官梁师成、交结蔡攸获进,当初杨霖一上台,就把他贬到了象州。
不得不说,他的文采确实出众,毕竟是苏轼的爱徒。
无独有偶,那赵明诚和他那个名满天下的娘子,也都是党派不对路子,被赶出去的。
赵明诚的父亲赵挺之,是蔡京提拔的,而李清照他爹,是苏轼的学生,还是韩忠彦的门下。
这几个人的成分太差了,更何况李清照还是个女流之辈,怎么能和他夫君一道入朝为官呢。
杨霖不管这些,笔杆子是无罪的,这些人并无恶行,不过是依附于谁就为谁唱赞歌而已。
现在朝中,还有别的党派呢?
想要提高通政司的作用,必须得有几个镇得住场面的文人坐镇,眼前这些让他们誊抄还行,拿出来每一个上得了台面的。
杨霖不由分说,已经派人去吏部,去知会王朝立,让他着手去办。
徐知常今天挨了好几顿了,但是还是硬着头皮上前,问道:“少宰,这次的荆楚、江南村落宣教,不知道派谁去做合适?”
杨霖低着头沉思了片刻,道:“不用了,我让宋江去做。最好是花荣来写标语口号,这东西不是给文人看得,最重要的是让那些不识字的村民听得懂,知道问题的严重性。”
徐知常怔了一下,问道:“比如说?”
杨霖指着万岁营的一个亲卫,人群中就属他最粗狂,伸手一招,问道:“你读过书没有?”
“回少宰,没有,但是吕四哥教过俺写自己的名字。”亲卫有些不好意思,但还是如实回答道。
这些人刀头舔血,早年是贩盐的亡命之徒,都是大字不识的莽夫。
杨霖点了点头,道:“你来想一首宣教标语,想不出来,这三个月的月钱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