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8页

在事权上,各个办公室的领导班子和具体的公务人员配备,他都做出了考量,毕竟,算定了周、孔二人会在此事为难,他焉能不防备。

在办公室领导班子的层面,他锁定的正是选拔制度,因着新区班子,他是绝对少数,要以寡胜众,唯一的方法,就是废弃掉多寡争胜的准则。这一点,善于读史的薛老三,很快找到了足以借鉴的史料。

隋唐时,科举制度之所以兴起,就是因为天下门阀垄断了人才,门阀子弟遍布朝堂,靠举荐制度选官,门阀子弟自然举荐门阀,由此以来,朝廷上下,几无帝王腹心,因此,隋时,才开辟了科举制度,以对抗门阀,虽然在门阀的阻挠下,科举制度肇始艰辛,可最终发扬光大,成了封建王朝选官的千年循例。

如今,薛老三所面对的境况,和那时何其相似!

第二百四十九章 定音

在具体股级以下公务人员的配备上,因为人数过巨,地委不可能像办公室领导那般,划出范围让薛老三遴选。

而要让薛老三接受地委塞过来的歪瓜裂枣,他亦不谐心,因此才定了个四十岁以下的标准,不料,阻力过大,他便退而求其次,要求自愿原则。

以云锦新区之艰苦条件,一般的无级别公务人员,谁愿意过来,毕竟在哪儿混日子不是混,干嘛到此地来找罪受。

而薛老三恰好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安排自己人,毕竟,无须繁杂程序,一张申请表单,便能达到。

除此外,真正有雄心壮志之辈,也未必不会向新区靠拢,毕竟新区新建,虽然艰苦,但确是个干事业的地方。

薛老三很清楚机关不是没有人才,而是繁荣的官僚文化,压得俊杰之士都喘不过气,哪里还有干实事的机会。

而这自愿原则一出,薛老三不信钓不来英杰。

至于地委会不会因为薛老三那句“即便自愿人数不够,他薛某人也不再麻烦地委”的承诺,借机给他穿小鞋,故意不调派人员过来,让新区实际公务人员出现巨量空缺,薛老三也早早备下了后手。

那就是,就近招聘,新区辖下的村级干部,可也是海量,对那些机关干部而言,新区实在是苦海,可对乡村干部而言,新区条件再差,新区的人事指标那便是如火官符。

正因,地委办公室领导,和具体公务人员两方面,薛老三都各自安排了后手,所以,才有了此刻的薛老三遭遇暴风骤雨,也安然而坐的淡定。

“选拔?这怎么能行,组织制度还要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