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明天的那个位子,太过贵重,简直有点召开天下,封禅泰山的意思。
若是,薛安远一旦成行,弄不好,这位年纪轻轻的安远将军,就真得能跟大伙儿鼎足而立了。
从那几位的角度出发,最好的策略,自然不是明着反对薛安远出任,毕竟,若是反对薛安远,就势必要另提举一位来接替。
可如今军中,除了他们,还有谁能跟薛安远比肩了。
当年,吴二势头极猛,还稍稍压过薛安远一头,如今,吴二连军委都没入,比之屡立奇功的薛安远,不知差了多少级。
此外,明着反对,又不利于班子团结。
那几位反对薛安远出任,是从政治的角度考量,抛却这一层,几位老领导对薛安远主政军中的功绩还是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的。
对这位当年的红小鬼,能取得如斯成绩,也是颇为感慰的。
再加上,薛安远为人谦逊,极是尊重这些老领导。
是以,薛安远虽然锋芒毕露,但并不招老领导们厌恶。
从这个角度讲,老领导们也不会太过触及薛安远的脸面。
因此,明着反对薛安远,是几位深谋远虑的老领导,不会也不可能做的。
如此,唯一的策略,便是劝说老首长三思而行是,务必由老首长出山鼎任。
的确,这是最好的法门。
老首长倘是出任,那是四海升平,天下咸服。
大家各任各职,彼此平心静气。
与此同时,也顾及了薛安远的脸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