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的是让曾铣取代杨聪,出任宣大总督并兼任山西巡抚,然后再举荐杨聪去出任浙直总督!
这一招乃是驱虎吞狼之计,谁是狼谁是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知道阳明一脉跟严嵩同样不对付,如果杨聪出任浙直总督,绝对会跟严嵩一党和海商豪门掀起一场恶斗,到时候不管谁赢了,他都不会吃亏。
至于嘉靖那边,他相信,嘉靖绝对会选杨聪而不选杨顺,因为杨聪的能力有目共睹,他虽然跟杨聪也不对付,但是却不得不承认,杨聪的确是个人才,如果说这朝中还有谁能真正解决海盗和倭寇的问题,绝对非这个杨聪莫属。
想到这里,他毫不犹豫的在票拟上写道:拟,擢曾铣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宣大总督兼山西巡抚,专责收复河套,同时擢现宣大总督杨聪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浙直总督,专责清剿海盗和倭寇。
这主意,着实不错,嘉靖看罢奏折和票拟,对夏言的观感不由有了些许改观。
他知道,这会儿西北的形势已然大定,杨聪在不在西北,估计都不会出太大的问题,而这曾铣也非泛泛之辈,让其出任总督收复河套着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他也知道夏言和杨聪有矛盾,没想到,这夏言竟然能举荐杨聪去出任浙直总督,这浙直总督的权力和比宣大总督大多了。
至于杨聪和杨顺到底选谁,这个还用想吗,当然是选杨聪!
第七十六章 半途而废
严嵩着实没想到,看似无脑的夏言竟然会跟他玩这招,这一下,他的计划全被打乱了。
原本他想着,只要杨顺当上浙直总督,东南基本就尽在掌控了,没想到这半路竟然会杀出个杨聪来。
其实,杨聪也没想到嘉靖会命他去出任浙直总督,夏言这招的确厉害,把他都给坑进来了,这会儿他就算不想跟严嵩过早的硬碰,也得去跟人家过过招了。
只可惜,这西北的形势好不容易有点起色便半途而废了。
这会儿他已经将太原镇边军精锐的武器装备制造的差不多了,宣府镇和大同镇也被他打造的如同铁桶一般,鞑子再来山西绝对是讨不到什么便宜了。
不过,陕西边军精锐的装备他还没有着手打造,想要反攻鞑子,好像还差点火候。
其实,他也知道仇鸾跟严嵩的关系,他内心里是真不想给仇鸾手下的人马打造装备,因为那样等于是在帮助自己的政敌捞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