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为此特地组织了一场朝议,让两派各抒己见,最后,他却采用了兵部尚书毛伯温的建议,来了个和稀泥,将严嵩一党推举的赵文华擢为都察院右副都御使兼浙直总督,又将阳明一脉推举的唐顺之擢为兵部侍郎参赞东南军务。
这样一来,双方推举的官员都获得了擢升,嘉靖的意思就是要大家息事宁人,两派官员也不敢过于违逆嘉靖,所以,这事就算这么过去了,京城总算是回复了宁静。
表面看来,这次貌似是严嵩一党得了大便宜,其实,阳明一脉才是最后的赢家,毛伯温的建议其实就是杨聪提供的,只是由聂豹之口转述给了毛伯温而已。
杨聪之所以这么安排,自然有他的道理。
这会儿貌似是文官比武将权力大,总督比参赞军务权力大,其实不然,至少,东南这块的实际情况不是这样的。
赵文华就算当上了浙直总督其实也没多大意义,因为他手底下没兵啊!
他想要调动兵马,就必须通过唐顺之,而唐顺之早就得了杨聪的交待,赵文华说什么,表面上应了便成,至于实际上,那自然是不尿他。
反正这会儿东南的主力几乎都在海上,而赵文华又不可能跑海上去盯着各省的水师船队,他们还不是想干嘛就干嘛。
赵文华想要抢夺海上贸易就必须有人,各省水师都不听他的,他就等于没了手脚,到时候,他要敢“私自”让海商豪门组织船队去做生意,各省水师反而会冲上去“围剿”!
反正各省水师船队的职责就是清剿海盗和倭寇,他就算吃了哑巴亏也不敢声张。
这,就是杨聪的应对之策,以武制文,让赵文华的命令出不了金陵城!
赵文华还不知道杨聪早已给他设好了套呢,他屁颠屁颠的跑到金陵城上任的时候,杨聪早就已经整理好行装准备出发前往西南了。
他原本还想着能利用杨聪召集起来的屯卫精锐去限制汪直,从而慢慢夺回海上的贸易权呢,却不曾想,杨聪直接带走了两万步卒,整个东南五省也就剩下五千步卒了。
这五千步卒还不是集结在一起的,而是分散在五个行省的,而且他们还肩负着守卫各行省首府的重任,根本就不能调动。
至于水师,杨聪只是含含糊糊的交待了一下,现在各省水师正在海上追剿海盗和倭寇呢,根本就回不来!
杨聪就这么走了,他不但带走了两万步卒,还带走了俞大猷、卢镗、刘显这三位大将,只留下汤克宽和戚景通两位总兵分管五省的步卒和水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