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不是,因为他知道,海盗和倭寇的根源就是海商豪门,只有把海商豪门给收拾了,才能彻底收拾海盗和倭寇!
上一次,他借围剿海盗和倭寇之机,利用南台船厂给海盗和倭寇造船一案,已然将漳浦林氏和龙溪陈氏收拾的差不多了,所以,这会儿福建风平浪静,一点事都没了。
这一次,他当然要借机收拾余姚谢氏和宁波屠氏,要知道,汪直手里可是捏着好几百俘虏,而这些人,都可以用来指证余姚谢氏甚至是宁波屠氏。
他之所以拿余姚谢氏开刀,主要还不是因为赵文华,而是因为谢世贤,因为汪直抓获的那些俘虏里面有很多人招供,上次拦截汪直的船队,带队的就是谢世贤。
这家伙如果逮到了,余姚谢氏基本就完了,余姚谢氏完了,他自然有办法牵扯到宁波屠氏身上。
赵文华以为,他死了,就能一了百了,哪里曾想过,海盗和倭寇未灭,这事就没法了!
第三十六章 雷厉风行
余姚,置县于秦,其后于唐时一度升为姚州、余姚州,乃东南有数的名邑,至大明洪武二年,又废州为县,隶属浙江绍兴府。
这余姚可谓人杰地灵,出过的名人可不少,远的不说,就说这大明朝,正德年间和嘉靖年间最有名的大名人,新建伯王守仁就出自余姚。
不过,王守仁的格局比较大,志向并不在这小小一个余姚,而在于整个天下,所以,余姚当地最有名的或者说势力最大的反倒不是他们王氏,而是谢氏。
这余姚谢氏其实并没出过什么大名人,他们原本也就是余姚一个比较有名的官宦世家而已,可能出过几个举人甚至进士什么的,不过都没在青史上留过名。
这么一个普通的官宦世家,按理来说跟王氏这样的名门应该是没法比的,但是,他们却通过一个独特的方式,成为浙江甚至东南有数的名门。
这方式,自然就是支持海商违禁从事海上贸易,而他们用这种方式赚来钱之后,又通过联姻等手段不断拉拢当地官宦世家和前程比较远大的读书人,从而使自己的势力越来越大。
赵文华这个余姚谢氏的女婿出任浙直总督之后,他们余姚谢氏的名气可谓达到了巅峰,原本因为杨聪的整治而跟他们划清界限的官宦世家又跑回来巴结他们了,甚至,就连那些不再搭理他们的沿海卫所指挥使千户什么的也再次恬不知耻的巴结了上来。
谢世贤这段时间可是嘚瑟的不行了,因为他是浙直总督赵文华的小舅子啊,嫡亲的小舅子,他本就因余姚谢氏嫡系子弟的身份而嘚瑟的不得了,这会儿赵文华都掌管整个东南了,那还得了。
原本,他以为,这辈子,他就能一直这么嘚瑟下去,甚至,他被汪直击退之后,大败而回,都没怎么放在心上,依旧成天嘚瑟得跟身上长了虱子一般,走路都要晃一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