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页

至于收复河套,他自然是有法子的。

不过,他不能让嘉靖认为这事太过简单,太过容易。

如果嘉靖认为收复河套轻而易举,那他就捞不到什么好处了。

他想了想,这才假装为难道:“皇上,这收复河套可不同于击退鞑子。所谓天时地利人和,这次鞑子之所以被轻易击退,主要是他们人生地不熟,探听不到我们的底细,所以吃了个大亏。河套那又不一样了,鞑子在那里经营多年,我们反而有点人生地不熟,要想收复,恐怕很难啊。”

这个,嘉靖倒还可以理解,要是不难,河套不早就收复了。

他缓缓点头道:“这些朕都知道,但这鞑子为祸西北多年,这次又跑来京城撒野,不乘这大胜之机收拾一番,以后他们怕是要上天了啊。”

你知道就好,杨聪继续假装为难道:“皇上,这鞑子兵力之盛,没有十几万人马,恐怕很难将其赶出河套啊。”

嘉靖闻言,连连点头道:“嗯,这征兵之事,你全权处理即可,需要多少人马,便招多少人马。”

尼玛,征召屯卫打仗不要钱的吗?

杨聪是有钱,但是,这次,他却不想当这个冤大头了,因为他想趁机收拾南京户部尚书鄢懋卿。

他假装思索了一番,随即提醒道:“皇上,这粮饷?十多万人马,一个月就需要数十万两,而收复河套也非一日一月之功,所需的粮饷,那可不是一点点。”

嘉靖闻言,不由老脸一红,他下意识认为,杨聪打仗是不需要粮饷的,压根就没想过十多万人马的粮饷是多么的恐怖。

一个月几十万两,一年那可就是几百万两,全部让杨聪来出,着实太过夸张了。

他也知道杨聪家里有钱,但是,他认为,杨家一年能有个百来万两的收益就算是不错了。

而这西北边军的粮饷,向来都是由南京户部调拨的,虽说十多万人马的粮饷有点夸张了,南京户部撑个一两年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至少,嘉靖是这么认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