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页

“遵命!”杨陆凯自然也知道这其实就是遗书,不过他也没有犹豫,立刻大声领命,便出去传令了。

卢象升想了想,也走回案前,开始伏笔疾书,写起了家书(遗书)。

“……此战之凶险,兄已有明悟。然,国事艰难,建虏肆虐,流贼必定复起;兄为朝廷命官,受皇上知遇之恩,怜天下苍生之苦难,唯有全力以赴,上报君恩,下抚黎民。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唯舍生取义也!家中之事,尽托吾弟,兄绝笔……”

有些事情,他没有在信中写出来。这一战,虽然他心中非常明白,想要取胜的概率实在太小了,但他也要打。目的,不是说打赢满清军队,而是要打疼满清军队,这样一来,就算皇上以后真要铁了心和满清议和,要实施那攘外必先安内之策,那多少也能有点议和的底气。能让满清知道,要是和议之事敢有过份之求,大明军队也有敢战之军、无畏之军,必然是鱼死网破之局!

一个时辰之后,卢象升便把书信集中起来,让军中伤残的几名军卒并军中文职收存留在巨鹿贾庄,而后他自己亲自领军开拔。

然而,他并没有追多远,就在巨鹿的蒿水桥附近,和满清军队遭遇了。

第11章 这种文官太少了

崇祯十一年十二月,河北地区天气奇寒无比,没有下雪,天地之间,似乎只有寒风地“呜呜”呼啸之声。

然而,就在这样的天气中,却忽然响起了急促地“嘚嘚嘚”声音,只见官道的远处,有三匹快马在寒风中疾驰。

“咦,是谁有这么大的胆子,就不怕被建虏的探马给撞到么?”背风地里,有人意外地说道,“走,去看看,说不定有急事!”

话音一落之后,这队明军夜不收便驱马迎了过去,大声喊道:“什么人?”

寒风扑面,让为首喊话这人言简意赅,恨不得说最少的话就可以了。

那三名骑士看到明军夜不收迎过来时,却没有丝毫减速,一直快到跟前,才匆忙勒马而停,为首那人在马上挺胸抬头,带着急促之意大声喝问道:“本官乃卢侍郎麾下兵部职方主事,高总监在何处?”

这人就是奉卢象升之命出来的杨庭麟,说话间,全是白气喷薄而出,甚至留着的长须都涂了一层白色,显然是呼出之气迅速受冻挂上面所致。

看穿戴,听介绍,知道眼前是一位六品文官,这些迎过去的夜不收当即互相看了一眼。不管怎么样,他们这些武人,对于在这种鬼天气,冒着撞见满清探马的风险,奉命公干的文官,也是从心底敬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