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里,他想起此来的目的,便话锋一转又道:“海战失利,纵使背后无人指使,你朝鲜也难辞其咎。如今造成大清局势被动,你朝鲜须得补偿我大清!”
听他这个话,好像明军打了一个大胜仗,让建虏非常地难受了。听到这个消息,朝鲜君臣中,虽然不明显,却能让英俄尔岱感觉到了一点幸灾乐祸之意。
顿时,他不由得大怒。这些朝鲜君臣,就是养不熟的白眼狼,果然还是心向明国的,全都该死!
事实上,真要说的话,就之前的光海君,还真是心向满清的。也是因此,当年才有仁祖反正的宫廷政变,造了光海君的反,让李倧成为了朝鲜国王。
不过后来,李倧一而再,再而三地向满清屈服,送粮、送兵等等,全都干。并且把国内的对虏强硬派抓起来,送给满清处死,有名的,就有洪翼汉、吴达济、尹集三学士,在盛京被处死。
如此一来,他当年反正本身的名义就是亲明排金,因此李倧向满清屈膝自然使人们倍感失望,导致之后,在他在位期间,也同样接二连三地有人意图推翻他。
此时,当英俄尔岱再次感受到朝鲜人骨子里的亲明之后,便厉声喝道:“听闻你朝鲜有一姓金的,在丙子年斥和并拒绝接受官职,不迎接回国省亲的昭显世子,甚至还指使儒生反对助兵攻明等,可有此事,此乃何人?”
听到这话,朝鲜君臣沉默了一会,而后,崔鸣吉出列回答道:“回上国天使,此人名叫金尚宪,我王已经有责罚于他,削其官职,贬为庶民了!”
英俄尔岱一听,便用不容置疑地声音冷声喝道:“第一,交出此人,第二,你朝鲜国内的造船厂,由智顺王接管,全力配合智顺王打造战船。此两项事宜,立刻照办,不得有误!”
第343章 大明皇帝,实乃英主也!
面对建虏的强势,朝鲜君臣根本没有一点办法。李倧不得不转身吩咐自己的领议政崔鸣吉,让他派人去把金尚宪带来汉城。
这个金尚宪,可以说和崔鸣吉是死对头,一个对建虏主战,一个对建虏主和,是两派中的为首之人。不过此时崔鸣吉答应一声,要把金尚宪带来汉城时,并没有见到他有多高兴。
在武将队列中,有一人忽然出列,向英俄尔岱说道:“大清要接管造船厂,可是要继续打造战船对付明国水师?”
英俄尔岱闻声看去,认得是林庆业,对于这个人,他可以说,还是比较佩服的。
丙子年的时候,大清攻入朝鲜时,一如势如破竹,就只有这个林庆业领兵抵抗了,且还杀了皇上的外甥。不过其主上无能,朝鲜最终还是臣服大清,而他本人则被皇上欣赏,免了他的死罪。
其实也就是说,在朝鲜的君臣中,也就这个林庆业有点本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