亏了是刀剑伤,东厂番役处理起来很熟练,看着张溥左手虽然包扎了,却是血红的一片,再看看案几上的那截断指,姜冬立刻就想起了眼前这文人,之前为了不想奉旨,都敢刺自己一刀,如今竟然又来断指,这狠起来,还真是比武人还狠!
“中丞大人,这是何苦呢?”姜冬想着,便苦笑一声道,“你我都如实上奏,你应该没事的!”
此时的断指处,还是非常痛。不过张溥也是忍得住,还强自笑道:“本官怕时间久了又会忘记,只有如此,本官才会时刻记得自己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
这手指都已经断了,再多说什么也已是没用。
于是,就按照他们所说的,姜冬给厂公上报情况,而张溥也向崇祯皇帝上奏,如实禀告,当然,少不了说断指为誓,以表达他悔过的决心。
这个事情,其实他们不上报,此时的崇祯皇帝,也已经通过张溥身上的甲级窃听种子知道了情况。
第394章 不近人情
对于这个张溥,崇祯皇帝其实是一直在关注的。对于他被人捧着,慢慢地接受所谓的人情往来,甚至连他用难以想象的低价,在扬州府买到一套豪宅大院,崇祯皇帝也是通过窃听种子,在第一时间知道了。
这样的情况,崇祯皇帝倒没有说有多愤怒,这是官场上自然而然会遇到的情况,就看张溥自己怎么去做了。如果就是下去不改变,那么他就和大部分官员没什么两样,当官久了就成了贪官污吏中的一员。如果他自己能改变,醒悟的话,以张溥的才能,就可以更进一步去用他,而不是只把他当所谓的酷吏。
让崇祯皇帝有点没想到的是,东厂档头姜冬,却是始终保持着初心,竟然去告诫了张溥。
一般来说,哪怕是监察百官的东厂,很多人刚成为其中一员的时候,未尝没有为国为民之心。只是权力掌握得久了,被糖衣炮弹攻击之后,往往就会沦陷,转而和被监察的官员一起同流合污。
在崇祯十二年的时候,自己刚穿越过来之后,整顿了一次厂卫。如今已经过去了两年,虽然姜冬是个好样的,但不代表其他人都是这样。
在张溥母亲给张溥说拉姜冬下水的那话时,崇祯皇帝就警醒了。厂卫这边,还是要经常敲打才行,也要从制度上来保证厂卫的清廉。
在领军前往大同府的路上,崇祯皇帝就为此想了很多。
能保持初心的厂卫,必须要及时鼓励,这是其一;当然,已经堕落了的厂卫,那就要立刻严加惩处,不能让这种老鼠屎把周围的米都给染坏了。
另外,厂卫监督的范围职责,要实现轮换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