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之后便又追加一句道:“多尔衮,阿济格,还有什么英俄尔岱,朕都放了回去,也不在乎多放一些回去。但是,要让朕不高兴了,就只能叠京观解解闷了!”
伍忠一听,倒是没有犹豫,当即回一声“遵旨”,就转身准备去传话了。
但是,正在这时,却听卢象升一声“且慢”,而后,就见他向崇祯皇帝奏道:“陛下英明神武,把奴酋放回去,来日再抓,微臣只有佩服。可如今,陛下是要放回城里的三千建虏么?如若如此,此战就没有削弱建虏,微臣以为,奴酋可以放回去,但是,这三千建虏,当杀之,至少不能放回去!”
说到这里,他怕崇祯皇帝生气,就又追加解释道:“微臣前来辽东之前,陛下曾对微臣有言,建虏人少,当灭其人力,不求多,只需积少成多,建虏实力便会大大消耗。如若放这些建虏回去的话,岂不是有违陛下当初之言了?”
在场的这些人中,也只有卢象升敢抗旨,明着直谏了。其他将领,虽然没有说话,可他们的眼神中,却露出了附和卢象升的意思。很显然,对于崇祯皇帝的这份旨意,他们心中多少是有点不同看法的。
对此,崇祯皇帝并没有不高兴,而是很有耐心,只见他一指城头方向,对卢象升说道:“卢卿可看清楚了,这些建虏胆气已散,我明军的强大,已经在他们心中留下阴影。就凭这些建虏,以后就算再在战场上相遇,也不会是什么厉害的对手了。”
卢象升听了,便下意识地转头看去。
而崇祯皇帝,则还在说道:“朕把这些建虏放回去,有两个目的,一是交换朕想要的人,二是让这些已经丧胆的建虏,把对大明军队的恐惧,带到辽东腹地,带给其他建虏!”
他通过窃听种子,早就推断出皇太极是极力想要避免建虏的士气低落,因此不但隐瞒败仗不说,稍微有点胜仗,就立刻广为宣传。朝鲜之所以在这个位面灭国,就有这个原因在内。
既然皇太极想避免的事情,总要捣乱下才好吧!
第446章 值得铭记的一天
崇祯皇帝都说得如此明白了,卢象升和周边的将领,只要耳朵不聋,自然明白皇帝的用意是什么。
三千建虏,杀了是比较爽,但要是这三千建虏放回去之后,散落到建虏的各处地方,就算只影响了部分地区的建虏,那对大明来说,也是非常划算的。
而且,如果这三千建虏投降的话,就是第一次在战场上主动投降大明的建虏了。有了这个开头,其他建虏,看着局势不妙,估计也会有样学样了。没有顽抗到底的意志,光复辽东,就会轻松很多。
至于光复辽东之后,对辽东这边的国策如何处置,还不是皇上说了算。那个时候,留下来的建虏谁敢反对一个试试?
“陛下圣明!”卢象升心服口服,真心实意地奏对一句,便退回了他自己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