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也和崇祯皇帝故意这么做有一定关系。一直对沙普之乱镇压不利,就连和叛乱土司有勾结的安南那边,也只是派官员谴责而已,并无实际行动。这种种行为,都助长了这里的土司叛乱。
镇压沙定洲的白杆军,突然撤军退往昆明,成了这大明西南动荡的导火索。一时之间,大明西南的土司纷纷跳了出来,互为联络,一场更大规模的暴乱,眼见着要不了多少时间,就会爆发。
……
相对于西南土司卷了袖子准备加油干的劲头不同,朝鲜的倭军,算是战战兢兢了很长时间,并没有发现明军大规模南下之后,军心逐渐稳定,也让松平信纲和井上政重都松了口气。
于是,有些之前来不及考虑的事情,也就摆到了他们的面前,必须要考虑了。
在松平信纲这边,他擅自改变德川家光定下的初衷,并没有在汉城一带经营地盘,反而急行军跑去救援辽东的清国。最为关键的是,这个事情没成功,反而因为粮草被断,又遇上了朝鲜半岛的雨季,结果军队损失惨重。
这个责任,哪怕是有范文程顶缸,可他人都已经死了,活着的人,还是需要有人负责的。松平信纲作为主帅,那是绝对跑不了。
松平信纲也知道,这是他这辈子的大劫,就看他怎么能过这个关!
另外,倭国水师在釜山港被明国水师偷袭导致全军覆没,并且波及到陆上军队,烧毁了刚送到朝鲜的补给。这又是一个非常严重的败仗。井上重政的责任跑不了,但他松平信纲,也是不能免责的。
这两个事情加起来,松平信纲和井上重政成了难兄难弟,至少他们两人,就是这么认为的。如今他们坐在一起,还让豪格聆听,就是想找出一个避灾或者减轻责罚的办法来。
第609章 豪格的直言
中军帐内,松平信纲严肃了脸,认真地对井上政重说道:“大军被明国水师偷袭,已有溃散之势。全赖大目付威望甚高,能震慑全军,才能恢复如今之局势!这要换了其他人,绝对还得乱上很长一段时间!”
井上政重听了,心中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便报之以李,同样认真地说道:“老中大人治军有方,应对有方,明国空有十万大军,却被老中大人的虚张声势之计给吓得不敢南下。有老中大人在,便是我大倭国的定海神针,必能让我大倭国在朝鲜站稳脚跟。”
他们两人的意思很明白,就是找出对方不可或缺的理由,然后互相佐证,上奏将军大人。如此一来,就算有责罚,也是罪不至死。或者说,戴罪立功,就有翻身的机会。
边上的豪格,为了今后的生存,一直在努力学习倭语,连猜带蒙地,大概猜出了意思。
听着他们两人在互相吹捧,要换了以前的他,那是必然会开口讥讽。明明打了大败仗,还有脸这么说!不过如今生活艰难,难得已经改善了一些,何苦说大实话为难自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