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崇祯皇帝,则继续开始观察窃听系统中的信息。
对于沙贾汗那边,什么时候从孟买那边出发,他是知道的。然后根据获悉的从孟买到德里的路上情况,按照骑军的最高速度和最佳速度进行了估算,就得到了之前宣布的结论。
至于这德里,崇祯皇帝一到之后,就选了城头上出现的莫卧儿将领,还有文官什么的,反正看着谁的官职会大一些,就把丙级窃听种子撒了一堆出去。
这几天内,他虽然没有攻城,却把城里的情况了解得清清楚楚。
不得不说,崇祯皇帝这次突然就领军杀到,而且还是把沙舒贾带去的步军变成了明军的一部分,是大大地震撼了城里的守军。用惶惶然终日惊慌来形容城内,那是一点都不为过。
不要看德里是莫卧儿帝国的都城,但是,沙贾汗出征的时候,就已经带走了一部分精锐。沙舒贾出征东北的时候,也带走了一部分精锐。回师之后,想着要和大明皇帝决战,又带走了一些。
这么一来二去,德里城里的兵力,其实真得不多。
这些天来,崇祯皇帝倒也不是真得只是围了城,然后什么都不做。而是做出那种随时可能攻城的姿态,并且这个攻城的可能性就根据城里守军的紧张程度进行调整。完全可以说,他一直把城里守军那根紧张的弦拉得紧紧的。
另外,没事的时候,还让那些莫卧儿人往城里齐声大喊,就喊着破城之后的处置。就是团结中下阶层打土豪的这点事儿,说得多了,城里也传开了。
在城外明军的强大压力之下,还有城里那些权贵的紧张之下,已经有好几起紧张过渡而强行镇压一些看着想要造反的兵卒和贱民。
崇祯皇帝之所以有把握说夜袭拿城,就是城头上东南角那边的守军,到了半夜以后,已经连续两天都松懈地睡觉了。
今天达蓝泰所部刚刚急行军赶到,在城头守军看来,肯定是要休整个一两天才会攻城。或者说,明军一直不攻城,可能就在等着这支军队。那么在一两天之后,估计就是德里危险的保卫战的开始。既然这样,眼下就抓紧时间休息了。
这种心态,崇祯皇帝不但猜到,而且眼下,他还通过窃听系统中众多的丙级窃听种子所反馈回来的信息,得到了证实。
于是,表面上,这一天,城外的明军,好像都放弃了威胁城头,都去迎接新来的军队,闹得还比较大,然后是扎营,运物资过来,好像还搞欢庆会什么的,看得是热闹。
城头上的守军见到了,都是松了口气。
等到凌晨寅时四刻左右,也就是凌晨四点钟时,崇祯皇帝亲自领着挑选出来夜袭的大明将士,悄悄地来到了德里的东南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