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况他还有一个不能宣诸于口的心思,以目前的形势来看,攻克颍阳、战胜孙策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能在颍川站稳脚跟,牵制住孙策就算胜利,所以襄城不能丢。放弃颍阳,回援黄琬,将来就算袁绍问起来,他也有理由解释。接受沮鹄的建议,将指挥权让给黄琬,不正是这个目的么。

“伯志所言有理。”麹义看看沮鹄,挥挥手。“传令荀衍、曹豹,立刻撤退,赶赴襄城,为黄公解围,我负责断后。”他叉着腰,重重的吐了一口气。“孙策骁勇,如果让他衔尾直追,我们的麻烦就大了。”

沮鹄连连点头。麹义毕竟是经验丰富的名将,这时候只有他能挡得住孙策,让其他人断后都不行。这次回襄城是进山作战,骑兵也没什么用,留在后面阻击孙策才能发挥作用。

沮鹄生怕麹义待会儿又反悔,立刻拟定命令,催着麹义用印,立刻派人送往各部。命令发出,麹义就下令拔营,安排殿后事宜。麹义担心襄城有失,又让沮鹄先赶回襄城接管城防,并安排一千骑兵护送沮鹄。

沮鹄又惊又喜。麹义这是给他重新证明自己的机会。荀衍、曹豹都是步卒,速度没有骑兵快,他将是第一个赶回襄城的人,黄琬被困,襄城守军正乱成一团,这时候他代表麹义赶回襄城接收兵权顺理成章,将来救出黄琬,他又是第一功。

“将军,我……”

麹义按着沮鹄的肩膀,用力捏了捏。“伯志,胜负乃兵家常事,黄公尚且被困,你那点事又算得了什么?宝刀需百炼,名将也是如此。你有良将之资,只是缺些磨炼罢了。努力!”

“喏。”沮鹄感激不尽,大声应喏。

第1354章 惊变

孙策、荀衍各乘扁舟一叶,相距数步,谈笑风生。

两人都知道对方的心意,孙策不能攻,荀衍不敢攻,就看谁的后续兵力先到。他们看似轻松,心里却非常紧张。虽然知道对方没有杀意,但双方身后都有数百名弓弩手张弓以待,要是哪个手一滑,说不定就是一场恶战。

相比之下,荀衍更紧张,他不仅要担心远处的弓弩手,还要担心近在咫尺的孙策。虽说两船之间相隔数步,孙策又没有带武器,但他武功高强,杀人未必一定要用刀剑,拳头也可以砸死人,更何况他手里还有一面钢制圆盾。自己虽然也通晓一些剑术,可是他有自知之明,在孙策面前,他撑不了几个回合。

尽管如此,荀衍还要强作镇定,与孙策一本正经地谈天说地,讨论些天下形势。荀衍还大声质问了孙策几句,问他为什么劫掠豫州世家的家产,逼走许劭,又让很多世家背井离乡,有家不能回,好让身后的将士听到他和孙策并没谈什么见不得人事,而是代表豫州世家声讨孙策。孙策心知肚明,非常配合的解释,只是脸上的笑容未免可恶,不像是与一个年长的名士说话,倒是逗孩子玩——明明知道你很幼稚,但我陪你,只要你开心就好。

两人正说着,孙策扬了扬眉。“你那边有消息来了。”

荀衍谨慎的侧头看着身后,一名骑士正从北面飞驰而来,手里举着表示紧急情况的红色小旗。荀衍心中不安,却不肯表露在脸上。“无妨,就算没有援兵,我也有信心守住阵地。”

孙策调侃道:“听起来,你对麹云天没什么信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