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绪就是开了闸的洪水,一发不可收拾。袁绍沉浸在回忆中难以自拔,不由得叹了一口气,抬腿踹了还在哼哼唧唧的许攸一脚,喝道:“常言道四十不惑,你倒好,马上都知天命了,却还是乱来,成何体统。”

许攸尴尬地呵呵了两声,又忍不住反驳道:“那你今年五十,知天命了吗?”

袁绍眉头一扬,脸颊抽了抽。

许攸梗着脖子。“我听郭公则说,你要驰援颍川,与孙策决战?”

袁绍心中一动,问道:“不行吗?”

“行什么行?”许攸冷笑道:“就算要决战,你也应该和孙坚决战,怎么能去和孙策决战?也不怕丢了身份。”

袁绍听了,心中暗喜。许攸虽然德行不好,但智计百出,他反对自己驰援颍川必然有充足的理由,看来自己的直觉是对,这里面的确有问题,只是他还没想出问题究竟在哪儿。

“那你说该怎么办?”

“继续围攻浚仪,不过不需要将所有的主力都安排在这里,你留两万大军给我就行,其他的人,你带到中牟,做好驰援颍川的态势,引而不发。一旦荀衍、麹义咬住了孙策,你就越过鸿沟南下。届时孙坚担心孙策安危,必然出城,你回师截击,我再切断他的退路,四面围住。得知孙坚被困,孙策慌乱,如何还能击败荀衍、麹义?就算孙策侥幸取胜,损失必然惨重,赶来也不过是自投罗网而已,正好一网打尽。”

袁绍转了转眼珠,展颜而笑。“子远,你这一计才是真正的妙计啊。”他顿了顿,又道:“你说,哪里最适合作为伏击孙坚的战场?”

“官渡。”

第1386章 强强联手

袁绍停住脚步,目光微闪,转身走到地图前,迅速找到官渡的位置,一言不发,眼神却越来越亮,仿佛发现了宝藏。

浚仪城被阴沟水和鸿沟水三面包围。因为要筑堰蓄水,浚仪城的城东、城南都有筑堰的工地,还有大量的民伕和驻军,城北有大营,孙坚要想出城,只有出西门,然后沿着鸿沟水北岸而行,折向西北,在中牟东的官渡渡过鸿沟,再沿着圃田泽的东岸向南。

当年从洛阳出奔,袁绍曾经过中牟,知道这里的地形低湿,现在是初夏,圃田泽周围到处都是芦苇,藏个上万人不成问题。由官渡向南,不论是向东取道开封、尉氏,还是向西取道新郑,方圆百里之内是一片开阔地,又没有大的河流,有不少适合骑兵冲锋的地形。

只要孙坚出了城,渡过鸿沟,许攸截断他的后路,孙坚就死定了,插翅难飞。他只要将孙坚围住,就可以坐等孙策来援。就算孙策善战,能击败兵力几倍于己的麹义、荀衍,他的损失也不会小,来救孙坚无异于自投罗网,不救孙坚则只能看着孙坚被擒,从此背负不孝的恶名。一旦孙坚被俘,不信孙策不低头。不仅可以一洗袁谭被俘的耻辱,而且可以加倍奉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