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的脑袋被驴踢了吗,这时候还和曹操联络?曹操若心中真有朝廷,真有天子,他怎么可能到现在不奉皇长子登基?他就是利用你们,想让你们吸引鲁肃、贾诩的注意力,好让他多活几天。
那几个刘氏宗室子弟也乱了阵脚,连大气都不敢出。
刘宠骂完之后,也无可奈何,总不能将这些人都杀了。他想来想去,对他们说,你们收拾一下,立刻起程去玉门。陛下答应过我,十年以内,玉门之外由我做主。凉州未平,想来鲁大都督暂时还顾不上玉门。
一听说要远赴玉门,那些人都沉默了。玉门太远了,对他们来说,去玉门和流放没什么区别。他们手中有兵,再不济也可以去益州,为什么要去玉门?也只有刘宠这老糊涂,才相信孙策重建大汉的谎言。
看着那些宗室子弟离开,刘宠暗自叹息。他知道自己的威信不够,这些人不会听他的。可是让他去举报也不可能,自相残杀的事他干不出来。
无奈之下,他只得和儿子商量,主动赴任,远离长安这是非之地。至于其他宗室子弟,愿意跟他走的,他就带上,不愿意跟他走的,就由他们自生自灭吧。
父子分头行动,刘宠向鲁肃辞行,刘浩、刘洪联络同宗西行。
鲁肃很爽快地答应了刘宠的请求,并主动提供帮助。但凡愿意跟着刘宠走的,一律放行,并提供一定的军械、辎重,沿途确保食宿,让他们可以安全到达玉门。
可是愿意随刘宠西行的人却非常有限,总共不过二十余人,其他人不是嫌玉门苦寒,就是以祖宗坟茔在关东为由,不肯远行。刘宠无奈,带着这几十人上路了。
出发之前,孙策用六百里加急送来诏书,为从弟孙瑜求婚于刘宠女刘清,并表示刘宠可以派一个儿子去上任,本人不必远赴玉门。
刘宠很感激孙策的体恤,上书谢恩,答应了女儿的婚事,却不愿意留下。他派次子刘洪送刘清东行完婚,自己与长子刘浩西行。
鲁肃亲自出城相送,洒泪而别。
……
送走刘宠,长安恢复了平静。
贾诩为鲁肃拟了奏疏,建议调左都护孙尚香进驻关中,以便鲁肃移驻陇右,孙策却一直没有给出回复。鲁肃也不急,开始着手调整关中的防务。刘宠带走了一些人,他需要及时填补这些空缺。
春天来临,关中的春耕即将开始,各郡县也忙着丈量土地,计口授田。原本的士家制度被废除,迁入关中的凉州人成为编户,不再强制从军。凉州人自然喜出望外,关中人却很不高兴,觉得被凉州人占了便宜,互相联络,准备上书天子,求个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