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任文献马上哭丧着脸,说道,“沈大人,这……不合规矩吧?下官……下官很难做啊。”
沈溪打量任文献:“朝廷规矩,不一向是有战事时从地方征调钱粮,可行纳捐预缴之事?难道本官有不遵朝廷法度之处?”
任文献是清官,但也是个庸碌无为的官员,沈溪知道指望他不上,当下一摆手:“将之前征调钱粮物资的田县丞请出来,本官与他说就是。”
这个时候,沈溪不会去给任文献留任何面子,他途径海丰县,第二天早晨就会走,谁有闲工夫听你这个酸腐七品官啰嗦?
任文献虽然觉得面子上有些挂不住,但还是吩咐衙役去将县丞田尧卿给请到县衙。沈溪也不废话,上来就问跟地方士绅征调钱粮之事,田尧卿虽然满脸为难,但还是硬着头皮表示连夜召集地方乡绅商讨征调事宜。
沈溪最后道:“本官明日四更派人来运,若有人手调度之事需要帮忙,只管与本官开口!”
第九四二章 自愿
在地方官员看来,沈溪简直就是豺狼虎豹,走到哪儿就把手伸到哪儿,非逼着地方士绅纳捐,虽说盗匪横行是会影响到士绅的利益,但针没扎到肉里不知道疼,海丰的士绅对于纳捐之事可不怎么热衷。
跟沈溪在归善县纳捐时不同,归善虽然是“自愿原则”,但却有“行贿免罪”的事为依托,归善的士绅不敢不纳。
到了海丰就不同了,既然是自愿,纳一石粮食意思一下就行,至于被褥、衣物、兵器等,那就干脆免了。
各家商量好,交一样的数目,法不责众,你沈督抚只是路过海丰,你还能为了这点儿粮食赖在城里不走?
结果第二天寅时二刻,沈溪到县衙看过整理后的清单上的数字,无奈摇头,整个海丰总共才纳五十石粮食,一两银子都没有,就跟打发要饭的差不多。粮食也不是新粮,而是陈年旧粮,很可能是大户人家留着喂牲口的。
至于物资也捐助了些,破铜烂铁、麻布制作的几十件旧衣服以及带着虫蛀鼠咬痕迹的麻布被褥……
沈溪打量海丰知县任文献和县丞田尧卿,问道:“这就是海丰应付三军将士的方法?”
任文献无奈地解释:“沈大人见谅,海丰乃是小县,每年租税不过……”
“行了,本官不想知道你们海丰每年纳多少税,也不想知道你们有什么实际困难,既然地方士绅无力助朝廷平匪,那本官不强人所难,任知县按照清单,将粮食物资原物发还回去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