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堂江赣最高军事统帅,为沈溪当亲兵,说出去会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但王禾就是想这么做,最好是人人都知道他才是沈溪的心腹爱将。
苏敬杨见到王禾,神色间带着几分疑惑和戒备,已经不再拿面对老下属的眼光看待王禾,而是将其当成主要的竞争对手。
苏敬杨道:“沈大人,兵马顺利带到,末将特来向您复命!原本您不许末将领兵,但末将想在您帐前效力,为大明扫除地方叛乱,同时将功补过……”他这是在拼命找理由留在沈溪身边。
沈溪作为两省最高长官,有权决定苏敬杨是否有资格领兵平叛。沈溪知道,苏敬杨应该是跟他手底下的谋士商量过,用死皮赖脸这招不好使,但若是以湖广地方叛乱他苏敬杨有一定责任为名,争取将功补过,沈溪很难拒绝。
沈溪也愿意成人之美,当下微笑道:“苏将军要留下,本官不会反对,但本官要提醒一句,既然留下,就要领兵冲杀在前,这一战中,本官对你们具体的行动不会有太多干涉,一切全靠你们自己!”
第一四一八章 竞争
有多少钱粮就打多大规模的仗,这是沈溪一向秉承的理念。
如今他手头资金是比较充裕,但得用于发展工业园区,同时开发江赣、湖广之地的矿产,至于这场平叛战争,完全属于计划之外,他不想浪费太多资源。
沈溪对这场仗没有太大野心,不胜不败其实就是不错的结局。
把战争稍微拖一拖,正好可以用战事来练兵,沈溪手头有新式火器,关键时候能派上用场,不然没有战争进行检验,即便有好的武器装备也只能束之高阁,朝廷不知其威力,沈溪大面积发展纯粹的火器部队的举动会遭遇政策阻挠。
无论是苏敬杨,还是王禾,对此都不是很理解,二人思维尚停留在冷兵器时代,沈溪讲解几次没有效果便不再做无谓的努力,不过有一点他倒是可以做到,那就是在军中的绝对权威,无论是苏敬杨,还是王禾,都对沈溪的命令执行得一丝不苟。
所有兵马齐聚湘潭下摄市后,下一步就是重新选择线路,出兵宝庆府。要么直接从下摄市过湘江,翻越衡山,取道衡州府;要么沿着官道往西,由湘乡至新化金竹山,沿资水逆流而上,或者在湘乡过涟水,由永丰市过白马关,翻山越岭,路途会相对艰险些。
沈溪把苏敬杨和王禾叫来,详细商谈南下路线。王禾主张由衡州府前往,而苏敬杨则希望走湘乡一线,两人吵吵嚷嚷,意见怎么都统一不了。
沈溪不知如何平衡二人的关系,同为都指挥使,如今地位相当,沈溪希望能充分调动二人的主观能动性,而不是打压其中任何一方。
作为一个合格的主帅,最好两不相帮。
“……既然你们意见相左,本官也不勉强,苏将军便带人走湘乡一线,王将军所部则绕道衡州府,两军在宝庆府城邵阳会合,一同南下武冈州!如此安排,你二人可有意见?”沈溪打量争执不下的王禾跟苏敬杨,皱眉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