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沈溪的话已无比客气,在场的人都觉得沈溪识相,如果说朝中对沈溪的偏见已逐渐被扫除的话,翰林院这帮人可都把沈溪当成后生晚辈看待,这些官员都属于资历派,在翰林院中留守十几二十年的不在少数。
这些人清高自傲惯了,并不信从沈溪的决定。
谢迁笑道:“那由你跟梁大学士来一起当主考官,你看如何?”
沈溪打量谢迁,谢迁目光炯炯回敬他,二人对视,好像在进行博弈,最后沈溪先把目光避开,语气显得很平缓,道:
“在下兵部事务繁忙,没有时间主考会试,况且在下年轻气盛,没有资格主持如此大的考试。”
旁边的人都不说话,虽然大多数人对沈溪不服气,但毕竟沈溪的地位明摆着,两人交谈时他们只能老老实实听着。
谢迁道:“你主持过顺天府乡试,且那一届主持的很好,涌现出很多人才,这会试跟乡试基本是大同小异……不过既然你公务繁忙,那这次会试,就由叔厚和充遂来主持吧!”
谢迁最后只是试探性一问,最终所定之人,乃是梁储和靳贵。
靳贵虽然曾为帝师,但在朱厚照登基后,靳贵仕途并不是很顺,问题就在于靳贵年岁不大,梁储和杨廷和都比他年长些,同时也跟靳贵这个人不争有关,到现在靳贵仍旧只是詹事府少詹事、翰林侍读学士。
但靳贵职位已到瓶颈,想在翰林体系中升迁已不太容易,除非转到礼部,又或者直接进内阁。
历史上靳贵于正德二年服孝守制,而在这个时空靳贵并未出现母亲亡故的事情,不过以沈溪所知,靳贵母亲身体一直不太好,靳贵是个孝子也就不想离京到地方混资历,干脆待在詹事府,现在谢迁让他主持会试,算是对他的赏识和提拔。
沈溪对于谢迁的决定没有任何意见。
商讨半天,会议最终还是变成谢迁一言堂,他指定梁储和靳贵,没人敢反对。
第二〇六四章 强势的女人
会议结束,沈溪起身一马当先往皇宫外走。
这天是上元节,沈溪准备跟胡商见见面,把对方的贸易路线搞清楚,要是能绕过阿拉伯半岛,那就可以通过这些胡商从西方购买些东西,虽然说陆上交通不那么方便,但这时代奥斯曼帝国阻断了海上贸易线路,而要大明商贾像前辈张骞、班超那样出西域沟通东西不靠谱,还是用这些有经验的胡商为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