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将带来一个麻烦,本来大同镇地处宣府和延绥之间,沈溪发布军令,要先过问宣府方面的意思,先不论军令是否会在宣府因朱厚照的疏忽而耽搁,单就说增加的传送距离,还有审批天数,就要比从大同镇直接下达命令繁琐许多。
沈溪最担心的就是消息的不通畅,然后谢迁这一条死命令压下来,使得消息传递会更加滞后。
……
……
滞留大同的沈溪,很快得知谢迁入延绥的消息,清楚地知道首辅大人住进了总督府。就算沈溪不知道谢迁给王琼施加怎样的压力,却笃定谢迁不会尽心竭力帮他完成这场战事。
“……谢老儿只是想让这场战事雷声大雨点小,最好是什么事情都没发生,和和气气一场大战就结束,目的就达到了,他为的是保持国家短时间内安定,不要出什么差错就好,而我追求的却是北疆安稳后大明的民生、经济发展……”
沈溪看着云柳自外面传回来的战报,心里多少有些感慨。
面对桌案上摆放的孤灯,沈溪心情落寞。
“……在谢老儿看来,我如此激进没有半点好处,殊不知大明要发展经济民生,必须要保证一个外部的良好环境,如果大明北疆三天两头被外夷袭扰,如何去完成内部的发展?国家将始终处于战争状态,谈何发展……”
沈溪放下手里的情报简报,继续看面前的地图。
地图上标注很多点,全都是他计划中的行军路线,当然他不会把真实意图表现在地图上,一方面是防备军中细作把消息外泄出去,另一方面则是计划还未最后确定,需要进一步推敲。
恰在此时,侍卫传报,说是张永求见。
张永进来后心急火燎地道:“沈大人,宣府行宫那边传来消息,陛下有军令传达大同。”
沈溪惊讶地问道:“陛下发来军令?张公公是如何得知的?”
张永先是一怔,随即意识到情报网络遍及大同各处的沈溪尚不知道有这么回事,连忙出言解释:“沈大人莫不信,咱家也是刚听说的,军令应该是下给大同巡抚衙门,咱家本以为这边也会有一份……”
沈溪神色淡然:“陛下大概是吩咐大同镇配合本官行动吧?想来这件事不用张公公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