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琏和王守仁都知兵,抱着“鞑靼人不多只是来牵制宣府兵马不可能主动开战”的念头,觉得这一战大有可为,便没有死谏提醒朱厚照不应开战。
白玉疾步跟上胡琏,可怜兮兮地道:“胡大人,您向末将指出一条明路吧!”
胡琏本来就看不起白玉这样逢迎阉宦的小人,此时语气生冷:“陛下有明令,若敌人退却便不得继续追击,见好就收,难道这你都不明白?”
“那怎么个见好就收法?”
白玉不明就里,现在张苑又在皇帝身边不能去问,眼看就要带兵出击,只能前来求教胡琏。
胡琏摇摇头,没有回答白玉的问题,径直下城楼去了。
白玉显得很犹豫:“既然是见好就收,意思是必须要有一定战果,陛下亲自监督此战,若无寸功便回的话,意味着陛下不好跟城中军民交待……如此我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
……
如同胡琏和王守仁预料,本来鞑靼人的确没有跟大明在张家口堡开战的打算。
鞑靼人派出的是三王子巴尔斯博罗特和国师苏苏哈带领的人马,一共两万多骑,自动分成两个派系,苏苏哈的人马在阳和卫、虎峪口、白羊口一线,靠近大同镇袭扰,而巴尔斯博罗特的人马则在东线,也就是张家口堡到万全右卫这条线上游击。
巴尔斯博罗特手下仅有一个万人队,不过加上地方部族兵马,他手下兵马数量接近两万。
而之前骚扰张家口堡的并非是由巴尔斯博罗特带来的达延部主力,而是口外草原上的小部族人马,数量才三四千。
这些小部族本来就是为达延部胁迫,前来袭扰大明边陲,不可能跟明朝军队死拼,在得知明朝兵马出击后,这三四千人马立即选择后撤,同时派人去通知巴尔斯博罗特,让汗部精锐协助他们撤兵。
而巴尔斯博罗特这边得到父亲巴图蒙克的军令,也是牵制明朝兵马,以便汗庭主力跟沈溪那路人马及亦不剌统领的永谢布部开战。
所以这场战事从一开始,大抵上明朝就处于稳胜的状态,王守仁和胡琏支持出兵也是通过对整个战局的分析做出的决定,认为此战是让朱厚照看清楚局势的绝佳机会,顺带打破以张苑为首的地方军将和官员对战场情报的封锁。
不过显然胡琏和王守仁都没料到一件事,那就是巴图蒙克派来的这个三儿子并不是省油的灯,巴尔斯博罗特一心想要在巴图蒙克面前立功,他请命跟沈溪开战却被调到宣府一线本就不甘心,现在得知明朝皇帝派兵出击,哪里忍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