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妃道:“这话本宫听到耳中,不会出去乱说,但若你是在旁人面前如此说,怕是会惹大麻烦。至于沈大人,以他的智计,从开始就定了分路出兵的策略,以其神机妙算,能没想到最坏的结果?或者说,沈大人开始就该想到陛下和各路人马很可能会拒不出兵,这已经不是陛下相信谁的问题,而是陛下身边人,包括张公公和谢阁老等人,根本就没人支持开战,他又跟陛下分开来,其实也就意味着把话语权拱手交给他人。”
小拧子稍微一琢磨,大概明白了一点儿,点头道:“好像……是这么回事。”
“根本就是如此。”
丽妃神色冷峻,昂着头,成竹在胸道,“旁人看不懂沈尚书,但本宫绝对不会错看他,所以你根本不必牵挂,既然沈尚书能创造出如此境况,让所有人为他担心,也能让鞑靼人以为他必死无疑,或许再过两天……捷报就该传来了吧?”
“捷报?”
小拧子大为惊愕:“丽妃娘娘,您这个说法,奴婢……听不懂!如今鞑靼人的兵马十倍于沈大人,在这种情况下您还说沈大人会打胜仗,这也太不可思议了吧?”
“拧公公,你不需要懂太多,这些话你不必对他人说,现在没人能搞懂沈尚书用意何在,不是吗?”丽妃道。
小拧子想了下,冲着丽妃点了点头,承认沈溪的确深不可测。
丽妃道:“既然我们都没有沈尚书的谋略,也没有他那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气魄,就不要妄自揣测,只要看最后的结果便可。这两天想必张家口堡这边会跟死水一般沉寂,拧公公只管安心照顾陛下,剩下的事,自会有人完成!”
……
……
大同城。
除了官府和军中人关注与鞑子的战争外,还有人对沈溪面临的情况非常担心。
这个人便是一直留在大同没有离开的惠娘。
沈溪出兵后,惠娘便负责粮草调运事宜,沈溪费尽心思筹措来的粮草,京营押运的只是一部分,其他更多则是惠娘领导的商会在负责打理。
惠娘对自己相公的信心非常强,哪怕沈溪出兵后丝毫消息都没有传回来,惠娘也没有太过担心,因为这在她看来实在再平常不过,可当沈溪遇困的消息传得满城风雨时,惠娘不可避免地还是牵肠挂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