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页

上海这边洋人多,管洋人买洋枪自然要用银元。而洋人的银元大多是七钱二分一枚,也就是说买一杆洋人的自来火鸟枪,不管怎么折算火耗也只要四五十两一杆。比预料中要便宜,并且便宜很多,能想象的帮仪真吴家来上海买枪的人赚了多少银子。

韩秀峰觉得这枪就算涨价也涨不到哪儿去,笑问道:“光生,为何现在那个价买不到,难不成除了我们之外还有大买家?”

“四爷,我是听人说的,也不晓得是真是假。”

“说来听听,到底谁在买?”

“贼匪在买,”张光生放下茶杯,苦笑道:“朝廷没银子,贼匪有的是银子!听说英吉利领事不但去过江宁,还把洋枪洋炮和火药一船接着一船往江宁运。租界里的那些洋行,连那些没开洋行的洋商,现而今全在做贼匪的买卖。反正就算被朝廷查获,朝廷也拿他们没办法,顶多收缴他们的货。”

“四爷,粤匪信洋教,他们本来就是一伙儿的!”苏觉明脱口而出道。

韩秀峰回头看了苏觉明一眼,沉吟道:“难怪涨价,原来真有大买家!不过是不是都信洋教,我琢磨着倒不是很紧要,毕竟洋人唯利是图,有银子不会不赚,不会因为贼匪信洋教就不做我们的买卖。”

张光生突然想起件事,急忙道:“四爷,听说洋人也不是铁板一块,洋教也分好几派,英吉利人、法兰西人和花旗人虽信奉同一个洋菩萨,但信奉的教义还是不一样的,反正花旗洋和尚和英吉利的洋和尚不是一个路子。再就是洋人里一样有刁民,出了事他们找各自的领事,没事他们就各干各的,听说都不怎么听领事的招呼,简直无法无天。”

“那行,我们明天一早就去几个租界看看,找最大的洋行直接跟洋人谈。”

“四爷,我们不会说洋话。”

“我们不通洋文,洋行不可能没有懂我们话的通译。总之,货比三家,既要跟花旗人谈,也要跟英吉利人谈,法兰西人那边一样要谈。这就是个买卖,银子在我们手里,谁货好,谁价钱便宜,我就跟谁买。”

第四百章 有没有王法?

来时雇的沙船虽是在通州登记注册的,船主也是通州人,但船平时并不怎么回通州。

之所以能在通州雇到,是因为船在海上航行了一年多本就要修了,船主又在商船会馆接到一单把通州产的棉花和土布运往山东,再从山东运豆货来上海的买卖。干脆让船先去通州,毕竟在通州修要比在上海修便宜,并且修好之后就能运上货去山东。而再有二三十天,货主就能把棉花和土布采购齐,船老大要赶回通州把船修好,不可能在上海等。

正因为如此,潘二让一起来的二十多个老泰勇营兄弟在码头边的客栈安顿下来,便同陆大明、梁六、陈虎一道进城。本打算先去商船会馆问问,没曾想走到城门口不但遇上几十个乡勇,而且发现衙门悬赏捕拿人犯的海捕文书竟贴了几十张。

“哪来这么多逃犯的,我在泰州那么年,见着的悬赏告示加起来也没这么多!”陆大明觉得难以置信,禁不住朝坐在不远处茶馆里喝茶抽大烟的乡勇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