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0页

李昭亮、朱能二人,镇不住朝堂上的其他武臣,也没能力在文臣的打压下,保住武臣该有的一切。

杨文广、狄青二人,太过年幼,资历、功劳都不够,连进入枢密院的机会都没有,更别说扛鼎了。

曹玮细细的盘算了一下,他告老以后,朝堂上能镇得住武臣,又能领着武臣跟文臣打擂的,唯有寇季。

寇季有两次大的战功傍身,跟汴京城内的各家将门的关系还不错。

朱能、杨文广、李昭亮、狄青等人皆受过寇季的恩惠。

他若是坐镇枢密院,一定能震慑群雄。

最重要的是,他是文臣出身,在文臣班列中,有不少门生故旧。

他一旦坐镇枢密院,他的那些门生故旧,多多少少也得给他一些面子,在遇道问题的时候,不会太为难武臣。

寇季又跟官家交情密切。

他若是坐镇枢密院,就算不能带着武臣们雄踞朝堂,也能带着武臣们跟文臣分庭抗争,不坠下风。

如此一来,武臣们在朝堂上的地位,非但不会因为他离去而动摇,反而还会变得更加稳固。

可以说,寇季入枢密院,对武臣而言,绝对是好处多多。

只是吕夷简明显看出了他的心思,所以在他开口漏出了一丁点口风以后,果断将他的话堵死。

吕夷简见曹玮不再言语,就知道曹玮心中刚升起的一些不好的念头被他给掐死了,他笑容灿烂的询问曹玮,“如今辽皇派去西北的兵马已经被尽数剿灭,你也不用再担心我们后院起火,下一步你有什么打算?”

曹玮张嘴,刚准备说话,就听吕夷简继续说道:“我们在铜台关一坐,便是两三个月。如今汴京城里已经传出了不少风言风语,说我们贻误战机,浪费朝廷的钱粮。

他们在埋怨你曹玮的同时,也没少埋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