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9页

就在全天下人都在为朝廷教化事业一日三惊的时候。

苏洵匆匆跑到了竹院,怨念深深的盯着寇季。

“你不帮着大院事理事,怎么有闲暇到我府上来了?”

寇季提笔在一本书籍雪白的封皮上写下了苏景先著四个字,笑着询问苏洵。

苏洵苦着脸道:“先生,咱们能收敛一下吗?”

寇季瞥着苏洵,疑问道:“我已经好几个月没上朝了,你还让我收敛,我还能收敛到哪儿去?”

苏洵没好气的道:“学生说的不是这个。”

寇季疑问道:“那是那个?”

苏洵沉声道:“十三本了!从您找上学生,到如今,学生署名和没署名的书,已经著了十三本了!”

寇季笑着道:“帮你扬名立万,不好吗?”

苏洵苦着脸道:“我又不是神仙,短短几个月,怎么可能写出那么多书?最关键的是,学生和包拯共同署名的那本《桃花源》传到了蜀中以后,被我爹瞧见。

我爹还来信问我,什么时候变成了大儒了,居然能写出如此深奥的东西。”

寇季不以为然的道:“你处理政务之余,闷头苦读,自然会有所收获。深奥一点也属于平常。”

苏洵咬着牙道:“若是学生自己,学生也就认了。有事弟子服其劳,谁让学生是您的学生呢。

但景先才九岁,就著出了三本书了,算上您刚刚写名字的这本,已经四本了,是不是太夸张了?

还有小儿苏轼,不到六岁,就著出了一本书,简直骇人听闻。

您折腾学生,学生认了,您能不能放过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