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页

龚老知道杨杰要回浯河工作后。专程来了一趟驻省办,找到正在办公室中,正在整理思路的杨杰。

“杨杰,你不是说要在蓉城工作一两年吗?怎么这么快就要调回浯河了?”龚善行来到杨杰的副主任办公室,看着杨杰,眼中颇有些不舍。

虽然杨杰在职读研很少去机械工程学院,但是只要有空,杨杰还是会过去拜访龚善行,跟龚善行交流他关于液压吊车系统的设计思路,龚善行对于杨杰是打心眼里的关爱。听闻杨杰要回去了,这才心急火燎的直接跑了过来。

“老师。您怎么亲自来了?有事给我一个电话,学生到学院去见您不就行了?”杨杰见龚善行来了,急忙起身,请龚善行在沙发上坐下后,又帮龚善行倒茶。

“听说你要调回浯河了,我忍不住就亲自过来了,你怎么这么快就要调回去了?博士研究生你不读了?”龚善行表情有些激动,看着杨杰疾言厉色的问道。

“老师,浯河县新规划了一个工业开发区,准备把县里近三百家小中型企业,全部搬迁到工业开发区去,县里任命我做开发区管委会的主任,那个开发区是在我的建议下规划下来的,因此我推脱不了。”杨杰没有跟龚善行说是他自己想回去,装作一脸无奈的样子,表示他也没办法。

“工业开发区?主要做些什么?”龚善行闻言表情稍稍一缓,看着杨杰问道。

“主要是纸厂、皮革厂、鞭炮厂、纸筒厂等等,都是一些乡镇中小企业。”杨杰说着把浯河县南部的一些情况,大概的向龚善行说了一遍。

“工业开发区,就只有这么一些小厂子?你回去岂不是大材小用了?”龚善行听杨杰说完后,眉头深深皱起,一脸不愈的样子,显然是不想让杨杰回浯河去。

龚善行是机械工程方面的权威专家,门下弟子不是在机械工程设计院工作,就是在国营或者民营的大企业工作,做的项目那都是国家级的研究生产项目,对于杨杰这极有天赋的关门弟子要回县里,去带领一帮小工厂,这无疑让龚善行很难接受。

“老师,小工厂也能做出大企业,只看怎么去引导,怎么去规划了。浯河县南部经济相对发达,小工厂林立,规划一个开发区,把那些小工厂集中起来统一管理,既能形成最好的广告效应,又能进行统一的污水处理,从而保护当地的环境。

我毕竟不是学术界的人,身在体制内,又是浯河县南部的人,我总要为家乡人民考虑,我不想十年后,载誉回到家乡,看到的却是满目疮痍的重污染环境,一个不再适合农业生产,不适合人民居住的地方。”杨杰声情并茂的一翻话,确实打动了龚善行。

做人不能忘本,杨杰当初不留在燕京,而是选择回家乡工作,现在为了家乡人民,不留在蓉城,这也能说得过去。

龚善行是南江省人,他当年学成回国,本可以留在燕京的高等学府从事研究教学工作,但是还是义无反顾的选择回了南江省,这其中不无乡土观念的影响。正因为如此,龚善行能理解杨杰的选择,心中对这个弟子的品性,更是满意。

“既然你已经决定要回去了,老师也就不留你了,纸厂、皮革等等都是轻工业,你有几个师兄,自己在粤东省创业,目前生意做的不错,我回去后问问他们,看看能不能帮到你。”龚善行这么说,杨杰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龚善行在国内机械工程行业里面影响力很大,可谓桃李满天下,弟子遍及全国各地,他只要开句口,那些弟子自然会鼎力帮忙,有龚老这句话,将来无疑会帮杨杰的大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