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页

“听雷书记说,杨主任你昨天荣升开发区党工委书记了,现在得叫你杨书记了吧?”肖涯松跟杨杰也算是老熟人了,没有客套,笑着对杨杰打趣道。

杨杰参加工作才一年,却在一年之内连升三级,从股级到正科,这升迁的速度不可谓不快,当年肖涯松从股级上正科,可整整花了十几年的时间,因此看着眼前的杨杰,肖涯松心中生出一股往事不堪回首的无奈感。

“肖县长,这里没有外人,您直接叫我小杨就行了。”杨杰听肖涯松开玩笑的那么一说,急忙谦虚的说道。

肖涯松闻言点了点头,笑着说道:“那好,那我就叫你小杨了!这次你打电话请我过来,也不提前说一下,雷书记要调到罗桑县去做书记,害得我还以为,罗桑县跟浯河县药材合作上的事情,出了什么问题。”

杨杰笑着说道:“肖县长,这么大的事情,怎么能在电话里说呢?况且雷书记的任命还没下来,这事情还得暂时保密,我总不能大嘴巴到处去嚷嚷吧!”

雷树平和肖涯松两人闻言同时一笑,指了指杨杰后,雷树平这才说道:“小杨,今天请你过来,主要是想请你分析一下罗桑县未来的经济发展方向,希望你能畅所欲言,为我和肖县长指点一下迷津。”

杨杰闻言急忙谦虚说道:“雷书记,您和肖县长都是领导,您这也太看得起我了,指点不敢说,我就姑且这么一说,您和肖县长姑且这么一听,不管说的对或者是不对,您和肖县长都请见谅,不要见怪就行了!”

见雷树平和肖涯松都点头后,杨杰这才正色的说道:“罗桑县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导致发展速度严重滞后于常洋市其他四县二区,这其中有历史原因,有自然环境的制约。也有后期发展的影响。因此不能一概而论。罗桑县为什么会发展滞后,成为国家级贫困县。

想要改变罗桑县的落后环境,必须从根子上入手,而罗桑县的发展瓶颈,那就是进出罗桑县的道路。俗话说的好,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可是得到了充分的验证。

修路是根本,是打开罗桑县与外界交流的通道和机会。但是罗桑县百分之八十的区域处在岭南山脉中,而这百分之八十的山地,却没有煤炭和有色金属矿产,也就是说罗桑县不能靠山吃山,通过矿产致富。

加上耕地面积少,人口也不多,少数民族分布在山地上,没有特色经济支撑,人均教育程度低,民风彪悍不服法制等等。这些都是制约罗桑县发展的问题。

因此要想发展罗桑县,是一个十分艰难的任务。我个人的意见是雷书记您到了罗桑县之后,首先不要忙着大刀阔斧的改变罗桑县的现状,而是首先在肖县长的帮助下,充分了解罗桑县的相关情况,然后再通过修路的方式,来获得罗桑县本地人的拥护。

只有获得了本地人的拥护之后,您才能动手斩除罗桑县现有的诸多掣肘和弊端,然后集中力气,发展中草药种植这个特色经济项目,我可以保证,无论罗桑县的中药材种植发展到什么规模,每年的产出有多少,我都能按照市价收购回来,保证不让罗桑县方面因为发展药材种植而吃亏。”

雷树平和肖涯松两人闻言后,脸色都十分凝重,不得不说杨杰说的这些,都有一定的道理,分析的也算是在理。

罗桑县历来排外思想严重,这跟罗桑县一直以来那种闭塞的生活环境有关,雷树平作为空降干部,去了罗桑县,势必会被本地势力所排挤,就算有肖涯松支持,也无异于杯水车薪,只有先偃旗息鼓,雌伏起来,默默的积蓄力量。

“小杨分析的很对,罗桑县情况复杂,民风彪悍,雷书记您想通过雷霆手段,来整治罗桑县的吏治,想一举改变罗桑县社会环境恶劣的情况,这个有些太冒进了,很容易让您四面树敌,到时候政令不通,反而让您陷入了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