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9页

“同志们,今天召开这个扩大会议,主要是向大家通报一个情况。

根据最新的调查显示,从今年3月起,太国66家财务公司秘密从太国银行获得大量流动性支持。此外,目前已经出现了大量资本逃离太国,太国中央银行已经开始动用外汇储备,将外汇储备用于维护钉住汇率制度。

从种种迹象表明,在未来两三个月之内,太国即将爆发一场可能席卷整个南洋的金融危机,印岛国、大马、菲国甚至是寒国等亚洲国家,都可能受到波及。

今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港岛在7月就要回归祖国的怀抱,在这个时候。如果南洋爆发金融危机,不仅会对华夏的经济发展造成较大的影响,而且还会对港岛的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稍有不慎可能会把港岛的经济带入一个深渊。

因此从现在开始,全国各省市、部委,甚至是军方都已经做好了应急准备,南洋金融危机应对处理办公室,将全面承担应急处理此次危机的各项工作。上级首长十分信任我们。已经签署了相关的授权文件,授权我们拥有直接跟各省市部委机关沟通协调安排工作的权利。”赵昆站在首席位置上,双眼炯炯有神,看着在场的所有人把这个消息说了出来。

“下面请研究中心董强主任,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研究中心对南洋金融危机爆发原因的分析,请大家欢迎。”赵昆说着伸手作出一个请的姿势,对董强示意了一下后。这才坐了下来。

董强站起身来,也不看什么稿子,清清嗓子后,娓娓说道:“同志们,下面我来介绍一下南洋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分析,希望大家能对这次危机的爆发以及产生的影响,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和警惕。”

“根据研究中心的调查报告显示。89年亚洲吸引了将近一半的向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净流入。南洋经济体,以其高利率,尤其吸引追逐高回报率的外国投资者青睐。

因此,在八十年代末,这个区域流入巨大的资金,经历了剧烈的资产价格上涨。

与此同时,太国、大马、印岛国、新国和寒国经济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经历了百分之八到百分之十二的高gd增长。这被称为‘亚洲经济奇迹’。

94年,经济学家保罗发表一篇文章抨击了‘亚洲经济奇迹’的说法,他认为南洋的经济增长,是长期以来增加资本投入的结果。

然而。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实际上微乎其微,保罗认为,只有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可以带来长期的繁荣,而非资本投入。因此实际上在那个时候,保罗就已经给南洋经济体提出了警告,今天的这一场金融危机,其实在那个时候就已经注定了。

根据研究中心的分析,太国金融崩溃的原因。主要可能因‘热钱’陷入了泡沫。泡沫膨胀过程中,需要的钱就更多,同样的情况发生在大马和印岛国,这两地的局势因为裙带资本主义的存在而更加复杂。

到90年代中期。太国、印岛国和寒国在私有部门,都有着巨大的经常账户赤字,而固定化利率的维持鼓励了外向借款,并导致金融和实业企业承受额外的外汇风险。

随着人民币和倭元的贬值,米国利率的上升和进而走强的美元,半导体价格的骤降,这些都影响了南洋各国的经济增长。南洋一直以较高的短期利率吸引热钱,这使得米国成为比南洋各国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这抬高了美元的价值。

对于那些把货币锚定美元的南洋国家来说,走高的美元使得它们的出口更加昂贵,同时也失去国际竞争力。去年春开始,南洋国家的出口增长预期显著下滑,使他们的经常账户更为恶化。”董强的声音高昂而又有力,估计是做过教授的原因,董强在当众做报告的时候,讲话抑扬顿挫十分的吸引人,让在座的众人听这些金融经济论点一点都不感觉枯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