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坚也同样不甘示弱,房陵的韦孝宽引兵北上武关,和北上的尉迟迥部形成对峙,而洛阳的军队也向北和向东南方向开进,意图阻拦邺城和淮北忠诚于宇文宪的军队。
双方的对峙显然在弘农杨氏等等既得利益团体和想要获得利益团体的故意引导之下,已经愈发白热化。如果说之前的那一次宇文宪和杨坚之间还能保持一点儿理智,知道现在还不应该和对方正面对抗,否则只可能两败俱伤。
那么现在宇文宪和杨坚所想的,肯定是怎么才能竭尽全力击败对方,否则双方也不会如此大张旗鼓,甚至可以说是撕破脸皮了。
且不管这到底是杨坚和宇文宪下定决心,还是杨素等世家中人在其中煽风点火的缘故,李荩忱只知道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这建康府必须抓紧走一遭了。
裴子烈斟酌说道:“陛下现在应该也很着急想要见到你,水师的船只已经抵达巴郡了,应该尽快启程了。”
李荩忱的手轻轻敲打着桌子,巴蜀和南中的诸多事宜已经安排妥当,而这八百将士的训练也有条不紊的进行了几天,虽然不指望这些将士能够完全明白自己的意思,但是至少比之前的一群骄兵悍将、到时候各自为战形不成组织来得好。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李荩忱只需要对付得了那些禁军就可以。更何况李荩忱也不觉得这些追随着自己曾经杀透重重敌阵的将士比那些南陈和北周所谓的精兵差到哪里去,韦孝宽和尉迟迥麾下的精锐他们也不是没有遇到过,也不是没有战胜过。
想到这里,李荩忱的手顿了一下,霍然睁开眼睛:“明日启程。”
……
巴郡城外,十里长亭。
长亭古往今来都是送别之地,也不知道多少人在此留下离别的泪水。而现在长亭外的桌子上摆着几个酒杯,李荩忱就站在桌子前看着排成整齐队列站着的人。
在离开巴蜀之前,他需要给另外一批人送行。
这些聚集起来的工匠和士卒总共五百人,将会先行南下。
相比于李荩忱那八百精锐,这五百人的组成成分更加复杂,从官员到工匠再到将士,甚至还有巴人向导和脚夫。不过也不是没有相同点,那就是这些人都足够年轻,他们能够经受跋山涉水带来的考验,他们对于开拓一片崭新的天地有着信心和勇气。
李荩忱端起来酒杯,几名队伍中带头的官员和工匠也都随之端起来。站在李荩忱最前面的,是曾经泸州城的一个小官吏,唤作吕青,传闻是三国时期率兵响应诸葛亮的永昌郡功曹、后来的云南太守吕凯之后,而或许也是因为这个关系,吕青对于南中一直都有研究,只可惜之前他屡次上书郡守和牧守,都没有被待见。
后来李荩忱成为巴蜀的主人,吕青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再一次上书李荩忱,没有想到这一次按理说更应该石沉大海的上书被李荩忱重视,而吕青也顺理成章的成为李荩忱所拼凑起来的这一支队伍的统帅,这对于只是一个县尉的吕青来说,自然是不可多得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