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口难调的背后往往是利益分配不均,而如此一来就很容易出现动乱。这也是为什么南北朝时期世家和王朝的更迭都是走马观花一般。
不过显然现在淳于家这些世家已经意识到了未来将会发生什么,相比于之前已经没落的世家,他们还想抓住最后一线生机。
对于李荩忱来说,至少现在他能够消化的了这些世家,而对于巴蜀世家来说又何尝不是松一口气?
之前李荩忱对于以峡江唐氏为首的巴蜀世家有多么倚重,这是很多人都看在眼里的,更重要的是戴才、程峰等出身巴蜀的将领逐渐在军中掌控更多的权力,让巴蜀势力愈发强大。
已经吃过太多苦的巴蜀世家当然不会放弃任何一点儿团结这些自己人的机会,而巴蜀将领自然而然的也和这些本来就有打交道的本地人熟络。
如果不是杜齐和李迅对于巴蜀世家并不怎么感冒,恐怕他们还会和巴人有所往来。
可是问题在于巴蜀世家并不想在李荩忱团体之中彻底一家独大,然而按照现在的情况来看,单单凭借萧世廉和裴子烈等人显然很难支撑起一个和巴蜀世家分庭抗礼的团体。
这样长久以往,李荩忱肯定会着重打压巴蜀世家,甚至不惜在其中制造矛盾,就像分裂现在北周一样分裂出来两个团体。
当李荩忱指挥关陇集团轻而易举的将北周内部的矛盾引爆的时候,巴蜀世家就开始暗自琢磨了。他们的梦想并不是问鼎之轻重,而是跟着李荩忱走出巴蜀、走向其余地方。
如果平白的引起李荩忱的怀疑,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因此江南士族积极的向李荩忱靠拢,最高兴的恐怕就是这些很有可能会成为他们之后敌人的巴蜀世家了。
如此一来,巴蜀世家就将不会变得那么突出,他们的目的是为了走出巴蜀,和天下其余的世家一起分享利益,而不是在李荩忱团体之中一家独大。
巴蜀世家已经困顿于巴山楚水之间几代人,想要走出这一片大山岂是那么容易,更不要说掌控整个李荩忱团体了——李荩忱本身就不是他们有能耐可以掌控的人。
唐亦舜和唐正良也好,其余的董氏、秦氏等巴蜀世家也罢,对于自己有多少斤两还是很清楚的。在江南世家和关陇集团这种传承数百年的世家面前,他们几乎没有多少抵抗的能力。
现在巴蜀世家和江南士族之间的商路已经重新打开,江南和蜀中的货物已经能够借助大江来往交流,甚至巴蜀和北周内地的商贸也在进行,只不过更加隐秘一些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