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大殿两侧则是藏书楼和讲学的地方,尚未修缮完成的则是住宿的地方。对于这个时代的文人士子们来说,自己风餐露宿当然并不重要,先确定自己的信仰、保护住自己的书籍才是首要的。
“今年金陵书院招生一百三十五人,可对?”李荩忱紧接着说道。
萧琮忍不住苦笑一声:“陛下,现在恐怕远远不止这些了。自从正旦之后,又有超过两百人想要报名进入书院,微臣现在正在头疼这件事。现在至少还得再扩大一倍,我们才能装得下这么多人。”
李荩忱摆了摆手:“我们是书院,不是施粥的铺子,不能来者不拒,你们现在拿出来什么方略没有?”
萧琮听出来李荩忱话语之中的些许不悦,急忙说道:“现在我们打算仿照成都书院的方式,以考试录取人才,而最终推荐给朝廷的人才也是一样,通过考试选拔。具体的题目臣等已经在讨论了。”
李荩忱微微颔首,现在书院也不过是刚刚搭起来一个架子罢了,李荩忱不可能要求他们把什么事情都做的尽善尽美,而且李荩忱也并不打算把后世的那一套考试理论完全搬过来,毕竟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不同需求,后世的东西看上去先进,但是不一定就符合现在的情况,因此李荩忱还是以让萧琮他们自己讨论和完善为主。
“朕要的是人才,不管什么出身,是人才都可以。”李荩忱补充了一句,“所以你们的考核方式也要更加灵活,懂么?”
第1197章 华夏的文艺复兴
如果单纯的比拼文化知识,诸如后世的八股取士,那么以现在的寒门子弟甚至是黔首百姓自然是没有办法和世家出身的人相比的。这也是为什么李荩忱明确的强调这一点。
萧琮急忙拱手,陛下说的严肃,就说明这绝对不是一件小事。
他从来没有把自己当做一个普通人。作为曾经的西梁皇室,他当然知道自己的身份实际上是非常敏感的,也正是因为自家爹爹的身份要比自己还敏感,所以李荩忱把自己推到了前面,因此他也很清楚自己应该怎么做。
那就是好好的做一个李荩忱的爪牙,李荩忱让他怎么办,他就尽心竭力的把这件事做好。作为一个被俘的太子,李荩忱可以不计前嫌,但是他不能无动于衷,更何况兰陵萧氏想要重新走到九五之尊的位置上显然已经是痴心妄想,但是并不代表着兰陵萧氏不会重新在治学这一个领域上展现荣光。
至少自己若是能够做到这一点,也不辜负祖宗的名声了。因此萧家父子在金陵书院上可以说倾注了大量心血。
甚至不得不说,也正是因为萧家父子的存在,让曾经的南梁旧臣,诸如徐陵和顾野王等人更不愿意和他们为敌,毕竟算起来徐陵也是曾经的昭明太子旧臣。
“此事微臣也和家父商讨过,家父也有类似的看法,现在我们直接通过考察诗词学习的水平等等来选拔人才,的确有很大的偏差,因此家父认为在现在大多数人都甚至不认字的情况下,我们对于人才的选拔被来就要划分等级。”萧琮沉声说道,“根据不同人才表现出来的记忆、模仿和学习的水平,而把他们划分在不同的阶段,当然这首要还需要参考年龄。而且针对那些并不识字,但是也表现出来很高潜能的人,尤其是出身寒门甚至寻常百姓家的子弟,我们也会进行专门的培养,不会阻断他们上升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