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开放,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天朝上国”应该有的思想,而不是自视甚高。
当顾野王等人为华夏再一次展现出来“天朝上国”的风貌而激动的时候,李荩忱作为华夏现在不折不扣的领头羊,也必须要未雨绸缪,早做一些准备,大汉是要崛起,但是也要走一条稳定的、正确的道路,一个王朝崛起的太快、把自己的地位抬升的抬高,反而会反过来忽视自己存在的一些问题,最终导致内患的爆发。
一个强大的力量,往往不是被外界的敌人击败的,两汉全盛的时候,从北到南、从东到西,无人能敌,结果最后因为自己内部爆发的黄巾之乱而分崩离析;大唐全盛的时候,“天可汗”的称呼已经足以证明大唐对于整个北方和西域的统治力,可是最后还是败坏在了安禄山和史思明的手中,安禄山不管怎么说也都是大唐自己的官员啊。
稳扎稳打,一步都不能有错啊。
不过至少现在,李荩忱可以尽情的和自己的子民们一起享受胜利的快乐。
第1568章 给李询的新任务
更多的俘虏被押了上来,他们的任务就是垂头丧气的在欢呼的大汉百姓面前走一圈,让百姓们看看败兵之将都是什么样子的,看看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有胆量挑战大汉天威。
相比于明知道自己会掉脑袋的范梵志,这些林邑官员和将领们倒是表现的非常乖巧,因为如果他们努力配合工作、弘扬大汉的天威,表现出来自己的忏悔之情,那么说不定李荩忱还能大发慈悲,最终留他们一条活路。
毕竟站在最前面极力和大汉作对的是范梵志,而不是他们下面这些官员。
“助纣为虐,尔等可知罪?”李荩忱的语气也缓和了很多。
“我等向天朝陛下谢罪!”俘虏们乌泱泱的跪倒在地。
这个时候最重要的就是足够低声下气,以求能够获得皇帝的宽恕。
李荩忱淡淡说道:“你们是否有罪,刑部会依法审理,但是朕相信你们这些聚集在范梵志身边的死忠,身上肯定都沾着大汉将士和百姓的鲜血,你们就扪心自问有否过失,自求多福吧。”
说完,李荩忱转身:“爱卿,随朕登车!”
李询急忙拱手:“陛下厚爱,然此次南征,横山、卢容等处大战,大汉将士浴血奋战、死伤不少,臣身为主帅,有贪功冒进之过,臣愧疚于心,不敢如此。”
李荩忱哈哈大笑道:“既然是打仗,就肯定会有流血牺牲。我大汉儿郎,如何会害怕流血牺牲?更何况战报朕已经详细看过,太尉府也进行过推演,你的选择和判断并无任何问题,所以无须愧疚。我大汉战死之英烈,朕会在今日下午登坛为他们招魂祭奠,爱卿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