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0页

权倾南北[校对版] 然籇 1637 字 2022-10-24

又或是地方大,但是海上条件不好,比如卢容外海海水浅,大型船只很难进出,这一次海军进攻卢容码头,就是在外海用小船来往运人的,所以才出现了孤军悬在码头上这种危险的事情,要不是杜伏威他们很坚定,恐怕上岸的陆军早就被象兵给撵下海了。

所以这两个有缺陷、又距离朱崖比较近的地方并不完全适合作为通商的商埠,只不过在这之前,象林已经是华夏曾经抵达过的最南端,而林邑又根本没有完整的基层制度,所使用的城池也都是之前遗留下来的,南方虽然还有更加优良的港口,林邑也用不了。

以林邑的国力和财力、物力,想要维持住现在的国土和统治就已经很不错了,向南建造一座新的城池,就算是范梵志有这个野心,林邑也没有这个力量。

但是大汉不同,平地起高楼的本事,林邑没有,大汉有。

只要财政物力到了,大汉的确可以做到平地起高楼,尤其是这又是促进商贸发展的重要环节。

按照军方的构想,外围海域比较狭窄,但是隐蔽性更好的象林,当然更适合作为军队的军港,而新发现的这一处深水良港自然更适合作为大汉在南方的商埠,当然了北方的卢容、交趾等地也可以起到环环相扣、相互支援的作用。

李荩忱对此并不反对,根据工部报告的描述,他已经知道新发现的这个港口应该就是后世西贡,也就是胡志明市所在的位置了,历史上的这里就是整个安南地区最为繁华的地方,一来是借助河口的地理优势,二来也是借助这里面向南洋的优越地理位置,最终成为连接东南内部地区和南洋外界乃至于整个亚洲的关键点。

河口三角洲并不是修建港口的最佳之地,但是河口再往上游,河面宽阔,水流平缓,是绝佳的内河港口选择。

第1573章 更广阔的世界

后世长江出海口沿岸,内河港口诸如苏州港,虽为内河港口,却有超过绝大多数海港的吞吐量,便是得益于内河临近入海口河段的水文优势,而上海这个东方明珠也是依靠黄浦江内河港口逐渐发展起来的,修建外海大洋上的港口那都是后话。

因此如果真的选择这里修建新的商埠,船只逆流而上并不需要太远的距离,但是凭借这个商埠,大汉却可以进一步沿着被称作“湄公河”的大河向安南内地伸出触手,甚至先一步在经济上和扶南建立联系,并且通过大汉的强大经济实力,直接冲垮扶南脆弱的内部经济,进而引发扶南的动乱,为大汉进兵提供帮助。

这一切的判定和选择,和工部的考察脱不开关系,工部自然有知情权。至于商部,此次直接受益的就是商部,自然事先要先和商部通气,免得到时候唐正良浑浑噩噩的没有回过神来,最终导致这个实际上已经经过陛下同意的利益分割方案流产。

正是因为实际上已经能够看到最终的结果,起到关键作用的人都是负责演戏,李荩忱才有信心把这么重要的事情放到朝堂上来说。

并不是李荩忱对这些臣子们没有信心,主要还是因为现在因为时代的限制,这些人的目光注定了不可能放的那么长远,也就意识不到大汉向南控制整个南方乃至于南洋的重要性在哪里,毕竟在现在这里还是一片荒芜之地,他们还无法看到海上、岛上和密林之中那些让后世的欧洲殖民者两眼发红的财富。

更何况作为一个穿越客,李荩忱说什么也得为后世做点儿铺垫,后世华夏的必杀技就是“自古以来”,能够怼的任何人无话可说,而现在自己不妨让“自古以来”的范围更加广阔一些,这样后世的华夏如果经历了苦难再一次复兴的时候,就有更多的底气和理由对这些跳梁小丑们下手了。

没办法,别说海上的那些,就连你们,也都是“自古以来”的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