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物易物,这是贸易最基本的方式,而建立钱庄和集市,无疑让货币逐渐成为物品之间中介的最好办法。原来南北朝乱世之中,历朝历代也都有推行自己的货币,但是随着战乱的持续以及每个王朝之间统治的不确定性,钱币的价值自然也就没有办法保证,尤其是一些为了节省金属而铸造的“当百”甚至“当千”,当一个王朝崩塌之后,自然这些货币也就没有了背书,谁能够保证其还可不可以使用?
所以以物易物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反倒是变成了民间更加通用的贸易方式,毕竟亲眼看到的货物是真的,至于钱币,保不齐什么时候就变得连废纸都不如了。
同样,在社会的上层,黄金和白银自然也就充当着类似的角色。
大汉立国之后,在南方大面积的建设钱庄、推行“新元通宝”,甚至钱庄之中已经开始流行支票和纸币以方便货币的计算,但是实际上这种贸易体系长期以来都只是存在于各个州府大城中,也逐渐成为乡野村夫和州府郡城百姓之间相互区分甚至相互鄙夷的原因之一。
现在商贾们的报告中显然已经意识到想要长久的获得利润,还是需要尽可能的向着田野民间推进,建设更多的钱庄和集市,让百姓能够信任钱庄,能够乐意于在集市上用从钱庄取来的货币购买物品,只有这样,货币才能流通起来,货币一旦流通,自然也就有利润于其中流动,商贾们才能从中获得源源不断的利润。
而对于大汉来说,贸易体系下沉,自然也不是什么坏事。百姓信任于朝廷的钱币,愿意购买商品而不是把钱财物品都藏在自己家中,这既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也能够促进各个地区的交流。
交流一多,整个国家的各个地区不就相互影响并且逐渐融合了么?地区融合,国家一统,自然才能一致对外。
大汉这一次在西北开战,这些商贾们显然也察觉到了新的商机。西北是一片之前很少有人涉足过的土地,其商贸市场也几乎是一片空白——说是空白可能也有些过分了,但是至少西北那些世家真的论做起生意之类的,肯定不是内地商贾的对手。
所以商贾们想要修建一条道路直通西北,这样既能够让大军快速向前推进以平定西北乱局,甚至干脆直接打通河西走廊、连接西域,又能够让他们的商品和货物甚至是钱庄和集市等等沿着这条道路快速的在西北生根发芽。
日后丝绸之路一旦贯通,西北自然也会变成大汉贸易网络向西延伸的重要节点,商贾们当然想要先拿下这片土地上空白的市场。
第2119章 教子无方,臣妾有罪
“商部提议却没有带着户部,看来是商部愿意自己掏钱了?”李荩忱忍不住笑问,“商部现在也是财大气粗啊。”
朝廷的资金都是在不断流动的,因此实际上府库之中也存不了多少。这才是陈叔慎每次叫苦不迭的原因所在。
陛下你自己嚷嚷着什么“钱只有花出去了才能变成更多的钱再回来”,可是钱确实是花出去了,也确实是变成更多的钱了,但是这更多的钱自然为了生钱又很快都花出去了,现在府库之中空空荡荡,你又要找我要钱,我上哪里给你弄去?
现在户部刚刚从直通岭南的驰道中抽出身来,又把钱财投入到北方的恢复和建设之中,因此西北之战爆发之后,军方一度提出想要修建一条从关中抵达西北的道路,但是李荩忱根本就没有正式的向陈叔慎询问此事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