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对于羌人来说,现在所盘踞的洮水沿岸,就是他们的故土么?实际上羌人全盛的时候,其居住地要远比现在向东,只是说相比于吐谷浑的地盘略微富饶一些的洮水和湟水沿岸,显然不足以让羌人产生足够的依赖感。
毕竟西北还有更多更广袤的土地,如果能够在其上定居,谁愿意每天在群山之间受冻挨饿、为了生计而提心吊胆?
这些羌人或许在众多羌人部落之中只是少数,并且身份地位也都不算很高,但是李荩忱相信,大汉能够善待他们,自然而然就能够让其余的羌人也开始有所动摇,并且逐步向大汉靠拢。
这个时候统率着羌人各部的实际上还是姚氏,只不过现在的姚氏早就已经比不上当初建立后秦时候一呼百应的姚氏了,真正听从于姚氏调遣的也就是原本羌人核心的那几个部落,此时随着汉军兵锋向前,姚氏带着仍然听从号令的几个羌人部落开始向湟水深处退却,剩下的羌人肯定都要开始观望风向。
朝廷要是对羌人好,那跟着朝廷混也没有什么关系,毕竟大家所想要的,不也就是一个温饱么?而朝廷要是对羌人多有打压和剥削,那还是抓紧收拾东西向湟水深处撤退吧,至少还能在那里据险而守。
李荩忱对自己的民族政策还是有信心的。
毕竟巴人、南中和岭南各部落,用了都说好。
甚至就连实际上已经变成大汉工商业发展的廉价劳动力的林邑人,对此都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就算是他们的劳动力再廉价,至少现在的日子比当初刀耕火种的日子来得好。
肚子能吃饱,下死力气干活又能怎么样?
李荩忱的目光转向安定。
萧摩诃打通了侧翼,接下来就要看裴子烈的了。
……
裴子烈进兵的速度很快。
吐谷浑兵马已经渡过大河,假如自己动作再慢一点儿的话,吐谷浑就直接杀到六盘山了,当然也有可能直接调转马头,威胁到金城防线的侧翼。这几天金城的告急文书如雪花一样的飞来,驻守金城的长孙晟都已经做好了和金城共存亡的准备。
没办法,城中守军就那么多,应对羌人压力就很大了,之前还抽调了一部分骑兵,也就是薛汪所部听从安定那边的调遣,另外还调拨了一部分军资给武威,实际上金城就是个外强中干的空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