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说她们大费周章送应窈这个小丫头去隔壁镇子上的书塾干什么,劳心劳力,又不一定讨好。
她气不过,当场同她们理论。义正言辞说是她们家退的亲,看不上眼周家,让她们少嚼舌根。
可双拳难敌四手,纵然胡氏牙尖嘴利,也说不过那些一心嘲讽她们家的人。
李柔娘有些拿不准,只好看向应宝珍。
胡氏同她们理论完之后气冲冲回家,她和应宝珍也是知晓的。
应宝珍却不在乎姑婆姨娘的看法,只道:“阿娘,他们只不过是眼馋我们家饭馆赚得多罢了。不管我们是主动退亲,还是被退亲,总免不了一顿闲话的。”
“既然他们左右要讲闲话,我们不理会便是。”
应宝珍这般安慰胡氏和李柔娘。
反正闲话也说不到她面前来,过段日子她还思忖着搬去定州,管这些街坊邻居想什么。
“可是,”李柔娘也叹息:“指指点点我们就算了,可是珍娘你毕竟还未出阁,得爱惜女儿家名声。”
应宝珍想起青州城的儿女约莫十七八岁便要定亲,过上一两年便可完婚,不禁嘴角抽搐。
而原身去年便和周冕定亲,本打算满两年便成婚,遇上事情一搅和胡氏才推拒了婚事。
可应宝珍还不想这么早就成亲啊,还是和婚前没见过几次的陌生人,忙道:“阿娘,家里还需要我,我不能那么早成亲啊。”
盲婚哑嫁还是算了,更何况她的当务之急是完成系统的任务。
胡氏以为她是听了旁人的闲话才这么想,恼怒道:“前些日子我去王姨娘那里,想请她问问那家有称心的少年郎,没成想她同我说,实在找不着合适的,你们听听这是什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