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页

也打起几分过活的念头,不必再和往常一样自怨自艾,一心沉湎在过往中。

高夫子畅然一笑。

也是,无论如何人总是要向前看的。

同这满园的芍药一般,春去秋来,几经风雨,也能盈盈在枝头摇曳生姿。

定州路远,应宝珍和高夫子折腾到晚间脚才着地。

下榻的客栈是顾行知安排的,二人匆匆对付一夜之后便拿着名帖去拜访他。

应宝珍坐在堂屋里的时候还感慨,自己这一番来也不知拜访过多少人,对此驾轻就熟,轻笑着谢过上茶的侍女。

从一开始谨小慎微,四处求助的小小商户女,到如今也能算是沉稳大方,宠辱不惊,她也变了许多。

书塾的郑夫子,高夫子,青州城的柳参大人,还有镇上帮过她的,真心实意的方猎户、柳书生和顾娘子他们。

应宝珍笑了笑,当然还有在家中等她的卫峤。

顾大人来得快,笑着同他们打了招呼,语气熟稔。

高夫子颔首:“行知,你可来了。”

顾行知和柳参是同窗,几人自然有交情,几年前也是书信不断的,这一两年来才没了讯息。

眼下旧人相见,高夫子不免振奋。

他向顾行知介绍应宝珍:“这是应窈,便是我收的弟子,这是应宝珍,是我弟子应窈的姑姑。”

顾行知点头示意,他早看过应窈的卷子,实在觉得她是个可塑之才,对应宝珍这个沾亲带故的姑姑也很顺眼。